第四十一章 死守(2)(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過好在蒲津渡口只有六十米寬,原味饅頭立即下令,一邊安撫百姓一邊搭建浮橋。
隔著黃河,原味饅頭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對岸的戰局。
此時,東路戰場陷入了暴風雨前的平靜之中。連續衝鋒依然沒有打垮明軍,多爾袞被迫停止了進攻。
八旗人丁稀少,太嚴重的減員是滿清所不能承受的。他只能等待尚可喜部的漢軍旗和其他降卒過來當炮灰。
而這也給了明軍喘息之機,東路軍立即開始休整,他們設定了更多的路障和拒馬,甚至開始在城外修建新的木柵欄以擴充堡壘的面積。
一直到深夜,尚可喜部才堪堪抵達。考慮到夜間不好進攻,多爾袞便乾脆等到第二天清晨,才發起了新的攻勢。
這一次,多爾袞下令讓降卒作為炮灰冒著明軍的火力衝鋒,尚可喜部則在炮灰的掩護下抵近作戰,和城上的明軍對射,並以火炮攻擊明軍。
而八旗軍則在後方安全的位置督戰。
雖然內心一萬個不願意,但在八旗明晃晃的鋼刀威脅下,炮灰們還是不得不冒死殺嚮明軍。他們大多既沒有戰馬,也沒有精良的盔甲,在衝鋒的過程中便減員嚴重。
但憑藉著數量,他們還是將戰線推進到了明軍城池下。尚可喜部率領的鳥銃手和火炮手,在炮灰們的掩護下成功進入了預計位置,開始仰攻明軍。
在清軍的火器反擊下,堡壘內的明軍火力減小了許多,尤其是火炮對明軍的威脅極大,數發炮彈的轟擊下,一座木塔被轟塌,裡面的明軍非死即傷。
明軍的火力弱下來後,八旗軍動了,他們從兩翼繞過炮灰軍的陣地,從堡壘的兩側發起了攻擊。
正面的炮灰軍並不難對付,用原味饅頭訓練的長矛方陣便可以輕易抵擋住,但從兩翼殺出的八旗軍則是非常可怕的對手。
在缺少了城頭的火力支援後,明軍打的異常艱難,傷亡率陡升。
好在佛郎機依然給力,作為現代工程師運用17世紀技術改造的傑作,其威力和精確度能夠在相同口徑下超越同時代的任何火炮。
佛朗機只用了兩輪齊射便摧毀了清軍的火炮,城頭的明軍趁勢將子彈和弓箭傾瀉向清軍的鳥銃手,打得清軍鳥銃手抱頭鼠竄,幾乎抬不起頭來。
在明軍搶回了火力壓制後,八旗軍不得不再次撤退,以免造成過重的傷亡。
這一天的戰鬥,從清晨一直持續到夜晚,多爾袞才恨恨地鳴金收兵。
當夜,東路軍派出了隨軍的五千民夫從東岸搭建浮橋,以圖儘快打通渡河的通道。
東西兩路軍從黃河兩岸同時搭橋,效率自然是快了許多。但多爾袞也不是瞎子,他看到後立即下令,夜襲明軍,無論如何都要阻止明軍搭橋成功。
多爾袞已經從河西逃回來的八旗軍口中得知了阿濟格戰死的訊息。剛剛聽到阿濟格死訊時,他差點跌倒,幸好身旁的侍從及時將他扶起。
連續損失兩員大將,此次入關,損失歷次最大,而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