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日子裡,玄奘在李世民為他修建的天龍寺中開始佈道。

共三十五部經書,計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玄奘足足講了三年餘才是完成佈道,三年裡,長安城裡匯聚了整個大唐的僧侶,得習大乘佛道,大唐的佛道水平也是徹底提升了一截。

只是想要達到預想中的國教水平已經是不可能了。

而大乘佛經布完,玄奘也終於是功德圓滿,真靈甦醒,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乃是如來座下二弟子——金蟬子。

就在這時,八大金剛再來,金蟬子目色複雜的看了一眼長安城,十世輪迴,此時的他竟是有些懷疑,那佛門之道,真的是他想要追求的大道嗎?

大雷音寺裡,玄奘領著孫猢、八戒、沙僧和熊二上前。

八大金剛進言,“弟子前奉金旨,駕送聖僧等,已到唐國,將經交納,今特繳旨。”

八大金剛退下之後,便是玄奘幾人上前,功成圓滿,便是到了受職之時。

如來道:“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經,甚有功果,加升大職正果,汝為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汝因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歸於釋教,且喜汝隱惡揚善,在途中煉魔降怪有功,全終全始,加升大職正果,汝為鬥戰勝佛。

豬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帥,為汝蟠桃會上酗酒戲了仙娥,貶汝下界投胎,身如畜類,幸汝記愛人身,在福陵山雲棧洞造孽,喜歸大教,入吾沙門,保聖僧在路,卻又有頑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做淨壇使者。”

八戒聽到這話,哪能願意,這不是湖弄人嗎,他可是天蓬元帥,就算是沒有佛位,也得撈個菩薩位吧。

不由得口中嚷道:“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

如來道:“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

說完也不再理會八戒,對著沙僧說道,“沙悟淨,汝本是捲簾大將,先因蟠桃會上打碎玻璃盞,貶汝下界,汝落於流沙河,傷生吃人造孽,幸皈吾教,誠敬迦持、保護聖僧,登山牽馬有功,加升大職正果,為金身羅漢。”

自此西遊取經終於是徹底結束,量劫轉化氣運功德落下,只是如來看著天空中即將落下的功德氣運有些面色陰沉,這可是比預想中的最少少了五成啊。

想到這裡,竟是貪嗔痴三念再起,如來意識到不好,趕忙將心緒壓制。

只是就這少了許多的功德氣運也不是盡歸佛門的。

之間天際的功德落下,兩成歸於白雲山,三成歸於佛門,一成歸於眾仙神,一成歸於取經路上的八十一難諸妖,三成落在玄奘五人身上。

玄奘得到最多,足有一成,功德落下,瞬間袈裟在身,禪杖在手,一舉達到了大羅金仙巔峰境界。

孫猢次之,卻也有一成,只是他沒有吸收功德,而是將其打入腦後慶雲之中,如來見狀,心情更加糟糕,孫猢果真沒有受佛位。

剩下的一成則是由八戒、沙僧、熊二分潤,頓時變了顏色,八戒瞬間修為突破原有的瓶頸,之前為天蓬元帥時,八戒只是太乙金仙巔峰,一直不得突破,如今取經圓滿,回覆真身,功德吸收之後,瞬間突破,達到了大羅金仙。

沙僧也是一般,突破了大羅金仙,二人雖然只是初期,但也是非常滿足了,佛位什麼的能有最好,沒有的話,實力才是實打實的。

熊二卻也是跟著提升,直到太乙金仙巔峰才是停止。

之後便是氣運,氣運落下,卻是生生被玄門納了一半,佛門付出無數代價,籌謀無數時間,最後卻是被玄門拿走大半,至此玄門佛門之爭或許更加激烈。

孫猢對著如來一禮,又是對著金蟬子一禮。

“如今功德圓滿,老孫就走了,以後若是有緣,或可再見”,說罷便是帶著熊二徑直離去。

金蟬子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問了一句,“悟空可還活著?”

孫猢的腳步一停,也不回頭,“活著。”

金蟬子大喜,急道一聲,“阿彌陀佛”。

之前為玄奘時,金蟬子或許看不出孫猢和六耳獼猴的區別,但是如今覺醒真靈,金蟬子與二猴相處這麼久,怎麼會一無所覺,如今看見孫猢不受佛果,更是知道其中必有變化。

對於孫猢的感情是複雜的,畢竟這後半段,孫猢雖然是不像孫悟空那般恭順,但是對他的態度是可以感覺出來的,並不是單純的利用,只是到底孫悟空的分量更重,如今得知孫悟空還活著,金蟬子終於放心,他和如來不同。

對於三個徒弟是真的有感情,而不是利用完就毫無關係。

八戒不明所以,沙僧卻是知道實情,心裡有些傷感。

如來看著遠去的孫猢,最終還是沒有出手阻攔,這裡是大雷音寺,是靈山,出手或許可以將孫猢攔下,但是以孫猢的實力,靈山也必將被打砸破爛,到時候丟得是佛門顏面,而如今的佛門已經是經不起折騰了啊。

西遊結束,洪荒萬靈都是發現,籠罩在洪荒上空的劫氣已經是消散,天清氣明,就連悟道修行都快了幾分。

白雲山上,葉楓將功德氣運收起,望著靈山的方向笑道,“大運已起,大劫也該至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