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還要一番寒暄的,只是此時的如來卻是再也沒有那般好心情了,好好的佛門大興之西遊路,如今已經是斷了大半,只能小興,卻又怎抵得過那三分之二佛土。

流程走的特別快,很快玄奘便是如願拿到了那大乘佛經。

乃是:《涅槃經》一部,七百四十八卷;《菩薩經》一部,一千二十一卷;《虛空藏經》一部,四百卷;《首愣嚴經》一部,一百一十卷;《恩意經大集》一部,五十卷;《決定經》一部,一百四十卷;《寶藏經》一部,四十五卷;《華嚴經》一部,五百卷;《禮真如經》一部,九十卷;《大般若經》一部,九百一十六卷;《大光明經》一部,三百卷;《未曾有經》一部,一千一百一十卷;《維摩經》一部,一百七十卷;《三論別經》一部,二百七十卷;《金剛經》一部,一百卷;《正法論經》一部,一百二十卷;《佛本行經》一部,八百卷;《五龍經》一部,三十二卷;《菩薩戒經》一部,一百一十六卷;《大集經》一部,一百三十卷;《摩竭經》一部,三百五十卷;《法華經》一部,一百卷;《瑜加經》一部,一百卷;《寶常經》一部,二百二十卷;《西天論經》一部,一百三十卷;《僧祇經》一部,一百五十七卷;《佛國雜經》一部,一千九百五十卷;《起信論經》一部,一千卷;《大智度經》一部,一千八十卷;《寶威經》一部,一千二百八十卷;《本閣經》一部,八百五十卷;《正律文經》一部,二百卷;《大孔雀經》一部,二百二十卷;《維識論經》一部,一百卷;《具舍論經》一部,二百卷。

共計三十五部,該一萬五千一百四十四卷。

不過講經書拿到手還不算是功德圓滿,唯有講經書帶回大唐,讓經書發揮其該有的作用,才能算是功德圓滿。

面對如此兇殘的孫猢,一切都是大開方便之門,玄奘繼續帶著徒弟返回大唐。

回程比想象中還要容易。

本來老龜面對忘了幫他問事的玄奘,有心發怒,將玄奘幾人都扔下去,可是,最後還是屈服於孫猢的兇威之下。

又是一年花開時,花香飄滿長安,雖是無風,但是一路上樹枝都是指向了東方,這般異景很快便是引起了長安城內百姓的注意,就連唐皇也是知道了。

而此時玄奘等人已經是回到了大唐的邊境。

這是看著那滿幅武裝的大堂軍隊,把守在邊關,氣勢磅礴,如今的大唐神道當世,怨念早已是無存,經書或許有用,但是對於大唐卻是效果已經不大了。

而唐皇也是已經得到了玄奘返回的訊息,如今大唐的探子早已是深入西牛賀洲,甚至就連玄奘一路上所遇到的事情也是一清二楚。

雖然如今唐皇李世民已經不是昔日阿蒙,知道修行之事後,對於天地大劫也是有了瞭解。

不過皇者氣量,對於佛門,李世民或許有些意見,但是對於玄奘這位一心為道的聖僧,卻是由心的承認,御弟的身份也是不準備收回。

“聖僧,末將尉遲恭奉命前來迎接聖僧回朝。”

邊關前,尉遲恭駕馬而來。

玄奘離開大唐十餘年,如今看見尉遲恭也是覺得分外親切。

“有勞尉遲將軍了。”

回朝途中,玄奘看著周圍的百姓、城池竟是與離開前迥然不同,走的時候,大唐的百姓雖然不能說是面黃肌瘦,但也是做不到如今這般紅潤,更是沒有這般歡聲笑語,結合邊關前的大軍,他忽然知道,恐怕是他走了的這十幾年間,大唐怕是發生了了不得的事情。

“尉遲將軍,當真是一別十年,物是人非啊,如今的大唐竟是變化這般大。”

尉遲恭聞言也是一笑,便是將這十餘年裡大唐生出的事情和變化與玄奘講了講。

聞言之後,玄奘默默靜立,是啊,任誰知道取經十餘年,歷盡千辛萬苦,如今回來了,卻是告訴他大唐已經是用不到這大乘佛經了。

想起取經路上的心酸,此時的玄奘竟是不禁潸然淚淚,尉遲恭也可以理解,畢竟這般事實擺在眼前,恐怕是任誰都接受不了。

而尉遲恭又是個大老粗,可勸不了玄奘,只能在一邊陪著。

“師父,你取經是為了將大乘佛經取回大唐,讓大唐百姓能夠沐浴大乘佛經的佛光,雖然此時的大唐已經是風平浪靜,但是天地大變,誰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再生出變化,既然如此,這經文總歸是要用到的。”

孫猢的話,將玄奘說醒了過來,是啊,他取經又不是隻為化解大唐殺戮之氣。

一行人漸漸臨朝,所謂近鄉情怯,玄奘看著宏偉了好多倍的長安城,竟是有些不敢相認。

城門口,唐皇李世民已經是率領百官出來迎接。

雖然大唐已經是有了文武修行之法,可惜李世民不管是文道還是武道天資都不算是出眾,又加上國事纏身,如今雖然有人皇之氣加身,實力在大唐之內數一數二,但是並無長壽之效。

十餘年過去,反而是蒼老了不少。

“貧僧玄奘參見我皇。”

看到唐皇親自出來迎接,玄奘趕忙翻身下熊前來拜見,卻被唐皇一把扶起。

“御弟不必多禮,為了大唐,御弟一走就是十三年,當真是辛苦了,朕已經是命人準備了酒宴,御弟快快入席吧。”

一行人進入城中,享受盛宴,孫猢本來以為能見到元正,不過自從大唐佔領整個南瞻部洲之後,元正和元神幾乎就見不到蹤影了,只是一心修行。

李世民請了幾次,都是沒有請到,便是知道,二人怕是真的不想再沾惹凡俗之事了,修士一個修行就是千百年,後來也就放棄再邀請他們了。

本來李世民後面還有些埋怨,畢竟看著他們一次修行就可能千百年,而他的壽命竟是撐破天也就是百年而已,這般反差,就算是李世民再英明也是有些接受不了。

好在後面,元神親自承諾,李世民死後,可以轉修神道,入大唐陰土,依然為皇,雖然比不上人間逍遙,但也不至於淪入地獄。

那次之後,李世民才是想開了,既然無了後顧之憂,反而是將一身精力放在了大唐朝政之上,也不再像原來那般,盡心追求什麼仙道長生。

《最初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