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公孫瓚稱霸(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備忙介紹道,“這兩位都是我的拜把兄弟,這位是關羽字雲長,這位是張飛張翼德,他們倆都有蓋世的武功,在萬馬軍中取上將的首級如探囊取物。”
“哦……,”公孫瓚點點頭,“幸會,幸會。”
劉備又給公孫瓚介紹了軍師田豫,兩個人禮過,然後合兵一處,向遼東進發。
探馬來報,有賊將程志遠、胡明銳領三萬人馬前來迎戰。
張飛早就忍不住了,豹眼一瞪,持長矛摧馬上前。
已有一兩年不打仗了,張飛憋的慌,在劉恢那兒每天對著木樁砍來刺去實在沒勁,要不是有劉備約束著,說不定他要跑到一個山頭去當山大王去了。
張飛打馬向前,行不多里,前面賊兵的軍馬鋪天蓋地而來,程志遠見張飛立馬橫矛擋在了前面,又見他後面塵土飛揚,一大隊騎兵往這趕來,程志遠長槍一舉,大隊人馬停住了。
張飛大叫道,“來者何人,敢與你張爺爺大戰三百合麼?”
張飛的嗓門高亢宏亮如雷鳴一般,程志遠驚駭,胯下馬嘶鳴著倒退了幾步。
待張飛身後的軍馬都到齊了,程志遠又有了三分驚駭一一一那是一色的白馬戰隊啊,個個兵士都手持長矛,殺氣沖沖。
程志遠回看左右,道,“哪住將軍前去迎戰。”
話音未落,胡明銳手持三尖兩刃刀推馬迎了上去。
張飛也不搭話,拍馬挺長矛便刺。
交馬不到三合,張飛一矛將胡明銳刺下馬來,接著挺矛衝程志遠奔了過去,程志遠撥馬回走。
公孫瓚把兩尖長矛往前一揮,大軍便掩殺了過去。
這一仗,除程志遠帶著小部分人馬逃脫之外生俘兩萬餘人,斬首數千,劉備和公孫瓚大獲全勝。
公孫瓚便把這些降卒都編入自己的隊伍,實力進一步擴大。
幾天後,公孫瓚和劉備的聯軍就把遼東的叛軍全部殲滅,然後在軍師田豫的建議下揮師南下,進入山東,直逼青州。
叛軍首領劉政、張純統兵十萬出城與公孫瓚和劉備的聯軍決戰。
兩下軍隊便在青州城外列開了陣勢。
田豫見敵人數倍於聯軍,十分強大,便對公孫瓚道,“公孫將軍,敵數倍於我們,我們不宜先主動出擊,將軍可率白馬義從分左右兩翼壓住陣腳,關將軍和張將軍各領一支人馬作為中軍,我和劉將軍率兩千弓箭手於最前方,待敵人來攻,我們先以箭射之,待敵退時,我們可全力衝殺,一戰可勝。”
公孫瓚道,“正合我意。”
於是他們快速變陣。叛軍劉政、張純見公孫瓚軍變陣想趁機衝陣,揮軍便掩殺過來,劉備率兩千弓弩手開始放箭,一時間,萬箭齊射,叛軍中箭,紛紛倒地。
劉政和張純又揮軍向兩翼衝殺,公孫瓚的兩千白馬義從軍便迎了上去,關羽和張飛於中間直衝殺過去,兩匹馬往來衝突,如入無人之境,叛軍頓時大亂。
關羽迎頭撞上劉政,只一刀,將劉政砍為兩段。
張純見大勢已去,奪路逃回青州城,叛軍紛紛向城內潰逃,張純忙讓兵士拉起吊橋,叛軍落水者無數。
這一仗,公孫瓚和劉備的聯軍又斬敵數萬,俘虜兩萬餘人。
公孫瓚命令軍士把城圍定。
當天夜裡,張純的部下刺殺了張純,次日清晨將頭來納獻,率眾投降。青州之敵至此全部被殲。
公孫瓚命田楷守青州,自己與劉備等人搬師回幽州。
而張舉在漁陽也受到袁紹、韓馥和孫堅的圍剿,張舉見敗勢已定,上吊自縊,至此,漁陽盡平。
劉虞上表朝庭,表奏公孫瓚和劉備的功勞,於是朝庭封劉虞為幽州牧兼太尉之職,公孫瓚為薊候,拜奮威將軍,田楷為青州太守,劉備為下密丞,公孫瓚又表陳劉備的前功,推薦為別部司馬,守平原縣令。
劉虞從京師回到幽州,雖然被封了幽州牧及太尉之職卻始終歡不起來。這是因為公孫瓚的勢力日益增大了,透過這次平定張舉叛亂,公孫瓚收編了近七萬的降兵,加上之前自己擁有的兩萬兵力,公孫瓚已經坐擁十萬雄兵。
劉虞和公孫瓚在政見上有所不合,雖然公孫瓚是他的屬下,可他這個屬下常常不聽從他的號令,如今公孫瓚在幽州做大,不知以後他會鬧出什麼事來?
果然不出劉虞的憂慮,公孫瓚在回到北部邊境之後又對鮮卑人發動了攻擊,鮮卑人趁公孫瓚南下平亂之時對漢邊境的漢民又進行了侵掠,殺死漢民無數,公孫瓚返回後即刻北進草原,對鮮卑人進行了很很的打擊。鮮卑人一時間都逃到了大漠深處,與公孫瓚的積怨進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