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十常侍之亂(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備被公孫瓚推薦為平原縣令後帶著關張及田豫即到赴任。路上張飛見劉備滿臉不悅,便道,“大哥,咱就是做縣太爺的命,認了吧,前次我們平張角立了功,朝庭封我們做了安喜縣的縣尉,今天我們平張舉立了功,朝庭又封我們去平原縣去做縣令,我看,我們這輩子就是一個做縣令的命了,沒什麼發展了,嗨嗨。”
劉備在馬上晃晃悠悠不抬眼地道,“這也不見得,以後說不定我們還要上戰場殺敵立功……”
“還殺敵啊,”張飛一瞪眼,“現在叛軍都被剿滅了,沒了叛軍,上哪兒去殺敵啊,要殺我看就得殺那些貪官汙吏了……”
“不得胡說,”劉備打斷他的話快馬向前趕去。
等到了平原縣,劉備召來縣吏查問概況,這才知道平原縣地域廣闊,人民眾多,物產豐富,不但縣府庫內有錢有糧,而且還有一隻近千人的軍隊,這下劉備來了開心,摩拳擦掌,欲以重整舊日威風。
到任的第一天,劉備去公堂審批文字,張飛首先坐到了縣太爺的交椅上,感覺還比較舒服,“大哥,這交椅比安喜縣的好多了,舒服,舒服,嗨嗨,這平原縣令坐得,坐得。”
劉備在旁微笑不語。關羽道,“三弟,下來,下來,那是大哥的座位。”
張飛一瞪眼,道,“大哥的座位又怎麼了,大哥的床我還睡過呢!”
田豫在旁忍不住想笑,這兄弟三人真是奇葩一個組合。
張飛又道,“大哥,你都是縣令了,不封我們個官做做?”
劉備道,“封,封,這縣城不是還有一千軍隊嗎,你翼德就任左弓馬手,關羽就任右弓馬手,田豫任縣長吏,怎麼樣?”
張飛看了看關羽和田豫,“你們倆啥意見?”
田豫道,“很好,很好。”
張飛從交椅上下來了,“你們說好那就好了,嘿嘿,大哥,您請坐。”
劉備自此與兄弟二人在平原縣任縣令,過的倒也逍遙自在,這咱暫且不提。
卻說此時的朝庭,到了中平六年四月間,靈帝病危,便把西園八校尉之首上軍校尉蹇碩找來議事。
漢靈帝想在自己離世之前廢掉太子劉辯,立小兒子劉協為太子,可太子劉辯是何皇后所生,而何皇后的兄弟何進又為大將軍之職,掌握著全國的兵馬大權。
漢靈帝寵幸王美人生皇子協,何皇后忌妒,便鳩殺了王美人,漢靈帝對何皇后也是無可奈何,只得把皇子協寄養在母親董太后那裡,而漢靈帝自此對何皇后便有了厭惡之心。
現漢靈帝病危,漢靈帝擔心自己死去以後何進會權高震主甚至奪權自立,便想廢太子辯立皇子協為太子,但又恐廢掉太子劉辯會引導致何進兵變,於是便決定找來蹇碩進宮商議。
蹇碩進宮行完大禮後垂首而立在漢靈帝的病榻前,漢靈帝老朽垂危,緩緩地道,“蹇碩,我自感身體不適,想是不久便離於人世,太子劉辯及皇子劉協還年幼,我擔心在我昇天之後太子執政,何氏兄妹掌控了實權,若他們存有異心,大漢社稷將不保矣,所以我想在離世之前廢掉太子辯立皇子協為太子,可我擔心何進會兵變,故召你來商議此事,你說,該如何是好?”
蹇碩道,“皇上,要想立皇子協為太子,必須先除掉何進。”
“我也是這麼想的,”漢靈帝咳嗽了幾聲,道,“可,何進掌握兵權,該如何對付他?”
蹇碩道,“皇上,為臣雖為西園八校尉之首,可這八校尉之中有七個校尉都與袁紹交好,若用武力去將他拿下是不可行的,皇上不如召他進宮,假以議事,我則帶二百甲士伏於殿內,待他進殿後群起殺之。”
“嗯,此計甚妙,愛卿,你就去辦吧。”漢靈帝應允。
蹇碩知道要想殺掉何進不是易事,何進有兵權在手,京城內的禁軍都聽從他的調遣,要想殺掉何進必須聯絡張讓等中官力量,於是蹇礫便把張讓、趙忠、郭勝等十常侍找來密議。
蹇礫道,“皇上現在病危,皇上擔心他昇天之後太子繼位何氏兄妹掌控了朝庭,皇上擔心他們存有異心,因此決定要廢太子另立劉協為太子,可這樣做會使何氏兄妹惱怒反叛,因此,皇上決定要殺掉何進,故讓我等想法除掉何進。”
張讓道,“那何進身為大將軍掌控國家兵權,整個禁衛軍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我們如何殺的了何進?”
蹇礫道,“我已得皇上應允,在皇宮內埋伏下鐵甲兵百十名,由我們幾位分頭帶領,然後皇上下召,召令何進進宮,只要何進一到即刻關閉宮門將其亂刀殺死!”
張讓道,“妙,妙,事不宜遲,那我們趕快行動。”
十常侍散後,郭勝偷偷地跑到大將軍府來見何進,見了何進,便把蹇礫的計謀告訴了何進,何進大驚。那麼身為十常侍的郭勝為何要給何進通風報信?原來郭勝與何進為同鄉人,郭勝在何進妹進封為皇后後被何皇后提升為中常侍,郭勝對此一直感恩在心。今見蹇礫要謀害何進,郭勝才挺而走險將密謀告訴了何進。郭勝走後,何進立馬將曹操、袁紹等人找來商議對策。
何進又聽聞被貶離職的王允已趕回洛陽,便令人將王允召來,一同商議對策。
袁術小眼一瞪道,“既然這些閹豎們想謀殺大將軍,大將軍還等什麼,不如我們殺進皇宮去殺了那些閹豎!”
典軍校尉曹操道,“宦官之患起自衝、質之時,時來已久,到桓帝時猖狂至極,想當年大將軍竇武一心想剷除宦官,只因沒當即立斷而走露了風聲,才使宦官反戈一擊而喪了性命,這足可見宦官勢力不可小覷,大將軍若想除宦官,應當即立斷將他們全部殺掉,否則,就不要談論此事,以免重蹈竇武之覆轍。”
袁紹道,“孟德所言極是,我們若想剷除宦官就必須當即立斷,免得讓他們聽到訊息而有了準備,到那時再想剷除他們就不那麼容易了。”
何進不屑地道,“竇武之敗我自心知肚白,豈會走他的老路。”
何進何嘗不殺了那些宦官,可領兵撞宮去殺那些宦官恐怕會驚嚇到皇上,萬一有人誣告是要謀反那更是不妙,想當年竇武謀殺宦官正是因為被宦官誣陷謀反才失敗殘曹遭誅殺,所以何進在誅殺宦官的這事上猶豫不決了,他看了眼王允,問王允道,“子師有何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