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曹操取漢中(第2/2頁)
章節報錯
曹丕喜道,“老師何不把此計獻於家父。”司馬懿不轉臉地道,“不急,魏公還未到計窮之時,也許,魏公也想到了這一點。”
曹丕道,“父親此次帶老師出來,看來父親是有意想提拔你。”司馬懿道,“我倒無所謂,只是公子……”
曹丕心裡明白,沉了會,憂鬱地道,“現在父親越來越喜歡曹植了,留曹植守鄴城就說明這一點。”
司馬懿這才轉過臉來,望著曹丕,道,“所以你必須努力,要在魏公面前展顯你的才能,務實不浮華、謹慎而不輕率。”“是,老師。”司馬懿又道,“如果日後魏公問計,你可獻此計策。”“多謝老師。”曹丕謝道。
次日,曹操又引軍前去攻打,仍舊沒有攻下,曹操有些心恢意冷,聚眾將商議。此次曹操率十萬大軍前來攻打漢中,歷經三個月才到達陽平關,糧草已快用完,從武功運糧到達陽平關這一路多是山路,道路崎嶇難行,運糧也是個困難,如不快速攻下陽平關,糧盡則軍會大亂。
曹操望了下眾將,道,“陽平關易守難攻,眼下又糧草短缺,我想我們不如暫且撤兵回武功,諸位意下如何?”
劉曄道,“眼下糧草短缺,我們就是撤兵,在路上糧盡恐怕我們也回不到武功,不如拼死一戰,也許還有希望。”
曹操道,“諸位可有奇謀?”
曹丕起身道,“父親,我有一計,可破敵軍。”“講。”“父親,敵軍憑險據要,白天實難攻打,我們不如夜襲。”
曹操喜道,“正合吾意。我們今晚就發動夜襲,一舉拿下陽平關。令高則與張郃引一千兵馬今夜繞道陽平關後,子時對張衛營寨發動進攻,令夏侯淵、夏侯惇引軍五千,今夜潛至陽平關山,但聽山上號角,分別去取左邊營寨,令徐晃、許褚各引五千兵今夜潛至陽平關下,但見山上大亂,去取右邊營寨,盡點火把,造成聲勢,就近扔進敵營,敵可破矣。”
眾將領令,分頭行動。
至半夜,高則與張郃從後山偷偷摸上,忽地驚起一群麋鹿直衝張衛後寨,張衛寨中的守軍被麋鹿這一衝撞,驚恐不已,高則見機讓士兵吹起號角,張郃引軍便殺入寨中。楊任慌忙來戰,被張郃一槍刺死,山寨頓時大亂。
這邊夏侯淵、夏侯惇、徐晃、許褚見山上大亂便令兵士點起火把齊聲吶喊衝上山去,至寨牆邊,盡把火把扔入寨內,守軍哪裡敢擋,棄寨而逃,守將楊昂匆忙來戰,被夏侯淵斬殺,至天明,陽平關各寨都被攻陷,張衛投降,士兵捉了龐德來見曹操,曹操親自為其鬆綁,龐德跪地請降。曹操犒賞三軍,封張衛為昭義將軍、龐德為立義將軍、關門亭侯。
攻下陽平關後,曹操留張郃鎮守陽平關,然後率大軍向南鄭進發。訊息傳到南鄭,張魯想舉城投降,閻圃諫道,“將軍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投降曹操,曹操必然不會重視,將軍不如暫投巴中樸胡、杜濩抵抗一陣,然後再歸順,功勞肯定會多。”張魯聽其言。又有人建議將府庫裡的金銀財寶全部燒燬,張魯道,“我本來是想歸須曹公的,可曹公不知道已經打過來了,這些財物本來是屬於國家的,把它封存起來還是留給國家吧。”於是張魯命令將府庫封存,然後才率眾前往巴中投靠杜濩、樸胡。
曹操到達南鄭後見府庫封存,金銀無失,聽聞張魯之言,十分敬佩張魯,於是便令人前去巴中召降張魯,張魯遂降,被曹操封為鎮南將軍、闐中侯,食邑萬戶。
曹操攻取漢中,將兵馬屯於南鄭進行休整,司馬懿諫道,“現魏公已攻佔漢中威震巴西,魏公何不趁機去奪取西川?”
曹操淡笑了一下,望著司馬懿,目光裡充滿了一種威嚴而陰森的氣色,讓司馬懿感到背部發涼,只聽曹操道,“你沒聽說得隴望蜀這個典故嗎?既得隴還望蜀,這是貪心不足也,貪心不足必為害,司馬懿,希望你以後也不要做這樣的人,明白嗎?”
司馬懿心中一驚,本想獻上一個謀略曹操會讚賞自己,卻不料曹操竟懷疑自己、提防著自己,這不是自作聰明暴露自己嗎?司馬懿連連稱是,諾諾告退,出到門外,自扇了一個嘴巴。
其實曹操並不是不想攻取西川,而是因為曹操料定孫權藉此時機會進攻合肥,假如真這樣,如果曹操再引軍攻打西川,勢必會困在此地。劉備不同於張魯,曹操還是很忌憚的,曹操現在最關心的是合肥,不知合肥情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