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決戰官渡(1)(第2/3頁)
章節報錯
華歆到達許都後,被朝庭封為議郎,兼司空軍事。
曹操按照劉曄的計策令人抓緊打造擲石機,工匠不夠,曹操又從許都調來了不少,曹操每天都要親自去督查打造擲石機的進展情況。
擲石機的原理就是利用扛杆的原理來拋發石塊的,它是由一個高四五米的木架,然後最上面是一個能轉動的圓軸,在圓軸上固定一根長約五米的松木,固定在圓軸上的松木為翹杆,上長下短,下面綁有幾根長繩,發射石塊時眾人齊力往後拉翹杆,這樣,放在翹杆頂頭的石塊便被向前丟擲去。
石塊大小不一,小的十多斤,重的有四五十斤,曹操見已打造好幾十個,便令人推到營壘牆前,發石試驗,果然石塊被騰空丟擲,紛紛砸在袁軍的土山上面。
袁軍開始看到曹操營壘內忽然多了幾十個大木架子,不知是何物,都感到好奇,爭相觀看,有的還以為是曹操的觀哨臺、或者是供弓箭手站在上面放箭的,七嘴八舌地嘲笑曹操,這種東西能與我們的土山相比?看來曹操真是急暈頭了。
正譏笑著,忽見幾十個石頭騰空飛起,袁軍們還在納悶呢,這是啥東西?石頭嘛,石頭怎麼還會飛啊,看看,都飛到我們頭上來了……不好!
袁軍們躲閃不急,頓時被砸中,有的腦漿逆裂,有的斷腰斷腿,袁軍四處躲避,亂作一團。
曹操在營壘上哈哈大笑,指揮兵士繼續以石攻擊。
拋石機即將造好,意味著與袁紹的決戰也馬上來臨了,曹操連續幾夜都難以入睡。他回想著自討董卓起兵而來,大小戰爭不下百次,各路英雄相互攻伐、吞併,弱肉強食,但戰爭的結果也往往出人意外,有時兵力強盛的一方反而被兵力薄弱的一方擊敗,這除了戰法計謀外,更兼備勇猛,這其中公孫瓚最為突出,公孫瓚曾以幾百鐵騎兵(白馬義從)擊敗過烏桓一萬大軍,可見鐵騎兵的戰鬥力是多麼強悍。
與袁紹的大戰在即,曹操也打算組建一支鐵騎兵隊伍,連想了幾個晚上,曹操便把眾將召來商議。
曹操道,“與袁紹的大戰在即,大家也都知道,戰爭的勝利,往往是捕捉戰機,可戰機又往往稍縱即逝,所以我決定,從各軍抽調精壯之士,組建一支一千名的鐵騎兵隊伍,稱號為虎豹騎,由曹純來統領,以在戰爭之中出其不意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曹純、曹休、曹真聽令!”
“末將在。”
“虎豹騎隊伍組建成之後就由你們來指揮,曹純為正將,曹休、曹真為副將。”
“是!”
“不幾天我們就要與袁紹作戰了,希望眾將要齊心合力、勇猛作戰,將袁紹消滅在官渡!”
“是!”眾將齊聲回道。
又過了數天,曹操的拋石機打造了近百臺,荀攸又建議打造雷石,雷石裡盡填硫磺煙硝之物,點燃火芯,向袁紹土山拋去,頓時爆炸,煙火四散,整個土山便成了火山,袁軍被燒死砸死者無數。
袁紹驚駭!曹操的這拋石機已無法再讓兵士們上土山射擊曹軍,上去也是死,袁紹不知道曹操用的是什麼先進武器,只得讓兵士們都撤退到營寨,召集眾將商議。
袁紹看了看手下眾文臣武將,他們之前傲慢的氣勢都消失的無蹤無影,個個低垂個頭,毫無生氣。
袁紹拍了拍桌案,道,“這是都怎麼了?這麼點失利就頹廢了?都打起精神來!”
見眾人不語,袁紹又道,“說說,有誰知道曹操用的是什麼武器?我們該如此破之!許攸,你說說。”
許攸道,“主公,此兵器好象是拋石機,劉邦與項羽在烏江作戰時用過。”
“奧,那你知道如何做嗎?”
“回主公,我只是聽說過,並不知該怎麼做。”
袁紹有些喪氣,“你們有誰知道?”
眾人不語。許攸又道,“主公,即是我們沒有此利器,我們也不必憂慮,當前最不利於曹操的是糧食供應問題,曹操有可能正在四處徵集糧食,主公可遣一上將繞道官渡西側,去襲擾曹軍,使曹軍疲於防備,爾後我們可多囤糧草,與曹操相持,天長日久,曹操若糧草耗盡,到那時他會不戰自敗。”
“好,”袁紹看了下眾將,道,“張郃聽令!”
“在!”
“令你引軍五千,繞到官渡西側,沿途去襲掠曹軍。”
“是!”張郃領令而去。
“韓猛聽令。”
“令你去鄴城押運糧草到官渡,不得有誤!”
“遵命!”韓猛也領令而去。
且說張郃,帶五千精兵繞官渡西側而去,早有探報報於曹操,曹操命曹仁丶徐晃率兵前去截擊。
張郃率軍挺進到雞洛山,正往前走著,忽探馬來報前面發現曹軍的運糧車隊,張郃大喜,急令兵馬速進,行不多時,果然見有一運糧車隊正往東行進,張郃大喊一聲,眾軍齊上,殺散運糧兵。
張郃見糧食極多,便令人押糧食返回,正走著,突然左右兩側殺來兩支兵馬,一路曹仁,一路徐晃,張郃令丟下糧食倉促應戰,徐晃、曹仁二人雙戰張郃,張郃敵擋不住,撥馬敗走。
曹仁、徐晃引軍追殺,直殺到官渡營壘,這才收軍
張郃引敗軍返回,袁紹責怪道,“深入敵人境內,你如何能將敵糧食運回?不就地焚燬,實屬一大錯誤!”
審配勸道,“張將軍深入敵腹地孤軍作戰也是不易,請主公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