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去逝的訊息傳到官渡,曹操聽聞後十分欣喜,孫策一死,可以說是除去了曹操的一個心頭之患,他可全心全力地在官渡與袁紹決戰了,雖是如此,曹操仍對後方還有些顧慮,那就是在汝南的劉備。劉備的兵力雖不及孫策,但劉備一向好戰,是一個不怕打光老本的主,曹操還是對他不放心,於是便親自跑回許都去安排許都的防務。

安排好許都的防務,曹操又馬不停蹄地趕回官渡,此時袁紹在堆築的土山上加緊了用弓箭攻擊曹操營壘的攻勢。

此時又有細作向曹操報告,言道袁紹秘密派人去策反許都外圍的郡縣,多有私通袁紹者,據傳自己手下將領們也有私通袁紹者,這讓曹操感到不安,但令曹操感到更加恐慌的是,糧食告急,已不足支撐十天,並且兵士多有疲憊,曹操便想退守許都,於是,他便寫了封信給許都的荀彧,幾天後,荀彧回信。

荀彧在信上說:主公,糧草我在許都正籌備之中。現我軍糧食雖然短缺,可與袁紹已相持半年有餘,我想袁紹那邊糧草也富足不了多少,如果此時我們撤軍,袁紹必然乘勢追殺,敵強我十倍的兵力,一旦他們追上後果不堪設想。明公您以敵十分之一的兵力抗拒袁紹不得前進一步,袁紹的底細已經清楚,銳氣也已經枯竭,局勢即將有所變化,這正是使用奇謀的良機,機不可失啊!

曹操看罷信心倍增,忙召荀攸、郭嘉、劉曄及曹仁等幾位親信大將前來議事。

曹操道,“近聞袁紹秘密派人去策反許都周圍郡縣,多有私通者,而我們的將士也有私通袁紹的人,現袁紹憑藉土山圍困我們,使我們出不得營壘,如果這樣下,我軍糧草用盡那可危險了,眾位可有何良策?”

曹仁道,“我們可在各營暗插細作,一旦發現有通敵者,即刻以軍法處置!”

郭嘉道,“主公,此法使不得。”

曹操看著郭嘉,“哦,怎麼講?”

郭嘉道,“現在正值人心惶惶,將心不穩,如果往各營安插細作,這會使那些有與袁紹有私通的將士感到自危從而挺而走險投奔袁紹,當前之策應穩定軍心為要。”

曹操點頭,“奉孝所言極是。可袁紹堆土如山憑高射擊我們,我們當如何破之?”

劉曄道,“主公,當年漢高祖劉邦在於項羽決戰烏江之時,漢高祖曾打造拋石機飛石過江擊潰項羽的軍隊,這種拋石機記錄在了東漢名士賈逵所注的《春秋左氏解詁》之中,據說,拋石機能擲石數百米,主公,我們何不打造拋石機,來回擊袁紹土丘上的弓箭兵?”

曹操目光一亮,“真有此兵器?”

荀攸道,“我也聽說過,但不知如何建造。”

曹操道,“子楊可知如何造法?”

劉曄道,“知也。”

曹操喜道,“好,那就由你來監督打造拋石機,拋石機若造成,破袁紹有望矣。”

劉曄拱手道,“遵命!”

曹操之所以今天把劉曄也召來議事,那是因為曹操看劉曄也是個人才,曹操也知道劉曄在孫策計取皖城時準確地預見了皖城的形勢,只是劉勳沒有聽進而殘遭大敗,就這一事件,曹操十分欣賞他。而且,劉曄是光武帝劉秀之子漢阜陵王劉延的後代,也是位漢室宗親,這相比劉備來說,家史還要顯赫一些。

正商議間,有侍衛來報,“報,將軍,京師荀彧派人前來送信。”

“傳。”

有一信使進來,拿著一封書信,拱手道,“曹公,江東孫策遭遇刺客刺傷而亡,尚書令荀彧有書信呈於曹公。”

曹操不由驚喜,忙道,“快快呈上來。”

曹操接過書信看罷大喜,將書信遞於身邊的荀攸,道,“孫策已死,除了我一心頭之患也,真是蒼天有眼啊,哈哈。”

眾將齊道,“恭喜主公可放心全力以對袁紹了!”

曹操忽然想起一個人來,便對眾人道,“諸位,可曾聽說華歆及管寧割席之事?”

眾將搖了搖頭。

荀攸笑道,“華歆此前是豫章太守,同我是好友,何進任大將軍時同時召我和華歆還有河南鄭泰入京師任職,華歆素以清政廉潔、秉公辦事著稱。至於管寧割席之事是一段佳話,當年管寧和華歆都是以不慕榮華、不貪金錢而著稱,因此,兩人也成為了好朋友,有一天,華歆和管寧在菜地裡鋤草,華歆忽然鋤出一塊金子來,管寧視而不見繼續鋤草,而華歆拾起來看了下見管寧正看著自己便又扔下。

還有一次,華歆與管寧在樹蔭下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此時路上過來一輛馬車,馬車上坐著一個身著華麗的貴族人,華歆便放下書去觀看,管寧則抽出寶劍將席一割為二,華歆不解便問,管寧道,貪戀富貴,以後你就不是我的朋友了。從這兩個典故上,就說明華歆與管寧是多麼注重清廉。”

“對對對,”曹操笑道,“我早就想召華歆入京,可恐孫策不應,現孫策已死,我可召華歆入京矣。”

於是,曹操便讓荀彧面見獻帝,以朝庭的旨意召華歆入京。

聖旨到達丹陽,孫權猶豫不決。孫權也不想放華歆走,雖然現在華歆身無一職是一個遊閒之人,但孫權也知道華歆有才能。可是皇上要召華歆入京,孫權也不好違抗,只得將華歆召來,問詢他的意向。

孫權對華歆道,“皇上要召你進京,可我捨不得你呀,雖然現在還沒委任你官職,但我想委任一個重要的職位讓他來坐。”

其實華歆早在江東呆煩了,自己任豫章太守時把豫章治理得井井有條,可孫策進攻豫章,自己委屈歸降,孫策將他帶回丹陽,本來孫策想委任華歆重要職務,卻不想孫策遭遇不測,孫權剛剛接手江東,對一些事還不熟悉,華歆也就在江東閒住起來。

今聽到朝庭要召自己進京,華歆暗喜,便對孫權道,“將軍,您因為能遵奉朝庭的旨意,這才與曹公結下友誼,但這份友誼還不牢固,讓我去許都給您加深,這豈不更好?”

孫權聽了很高興,便答應送華歆入京。

華歆的朋友聽說華歆被召即將入京,便都來送行,每人都給華歆留下一些金錢,華歆來者不拒,讓僕人在金子上都寫上他們的名字,幾天的工夫,他客房內書案上便堆滿了金子。

臨行之日,他將眾好友請來,對他們深施一禮,道,“諸位,我這次被召入京,是因為朝庭看中了我為官清廉,可現在如果我帶這麼多金子進京,朝庭必認為我是個貪婪之人而將我斬首,如果各位為我好的話,請各將所贈金銀取回,在下感激不盡。”

眾人一聽,便只好收回各自所贈的金銀,無不佩服華歆品質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