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合在馬背上感覺走了一段時間,馬停了下來,他與辛評被鮮卑兵拖下馬來,押著走進一個大帳,就聽一個鮮卑兵道,“首領,這兩個漢人來刺探軍情,被我們捉來了,請首領審問。”

說罷,那人便將矇住劉合和辛評雙眼的黑布解去,其中兩員大將驚道,“這不是劉合公子嗎?”“劉公子,你怎麼來了?”

劉合定睛一看,又驚又喜,原來說話的人正是鮮于輔與齊周,劉合當即跪倒在地,抱拳道,“鮮于輔叔叔,齊周叔叔,我可找到你們了!”

鮮于輔忙將他扶起,道,“公子快快請起,公子怎麼到這草原上來了?”

劉合起來道,“自從公孫瓚殺害了我父母后我一直在袁紹袁將軍處,現袁紹袁將軍聽說二位叔叔在此地,便派我來尋找二位叔叔,招集我父的舊部,聯合鮮卑兵力,共討公孫瓚。”

“好,太好了!這位是……”鮮于輔看向辛評。劉合道,“這位是袁將軍手下的謀士辛評先生,他是奉了袁紹之命前來聯絡各位將軍的。”

鮮于輔施禮道,“幸會幸會,早有耳聞,今日一見,真三生有幸啊。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鮮于輔便把軻比能給辛評與劉合介紹了一下,辛評與劉合趕忙施禮。

辛評拿出袁紹做的皇上詔書對軻比能道,“軻大王,我家主公袁紹奏請皇上特封你為大單于,軻比能聽旨。”

柯比能及部下即刻下跪聽旨,辛評宣道,“奉天承運皇帝召曰,軻比能統治鮮卑族人有方,族人安定,生活日趨向榮,特加封為大單于,欽此。”

“謝主隆恩!”軻比能領旨謝恩,大喜,即刻令人擺下酒宴,設宴款待劉合三人。

席間,辛評道,“我家主公袁紹袁將軍還特意讓我來聯絡您部及遼西的蹋頓部,你們共同起兵,從北面攻打公孫瓚,屆時我家主公將會率大軍從南面向公孫瓚發起攻擊,這樣,公孫瓚必敗無疑,等滅了公孫瓚,我家主公將上表皇上,對你們再加官進爵。”

柯比能喜道,“好!如此太好了,想那公孫瓚自來到幽州以來,對我們鮮卑人進行打擊、欺壓,殺死了我們多少鮮卑人,現在,終於到了我們要報仇的時候了!”

鮮于輔道,“大王,公孫瓚雖多次敗給袁紹,但現在他仍還有十幾萬人的兵馬,我們若想戰敗他,必須要與烏桓人聯合才行。”

柯比能點點頭,“嗯,烏桓人首領蹋頓也多次被公孫瓚擊敗過,我們就和蹋頓聯合,那,由誰去聯絡蹋頓呢?”

鮮于輔道,“大王,就讓我和劉合公子他們去吧,我的好友閻柔現在在柳城護烏桓校尉邢舉手下任部都尉,閻柔自小在烏桓長大,和烏桓人相熟,我去找閻柔,定能說服蹋頓合擊公孫瓚。”

“好,”柯比能道,“我再使人去聯絡幷州的步度根、遼西的彌加、右北平的素利以及漁陽塞外的闕機,請他們發兵和我們一道共討公孫瓚。”

劉合衝柯比能抱拳道,“多謝柯大王,此次有柯大王統兵相助,我們定能消滅公孫瓚!”

柯比能哈哈大笑,道,“公孫瓚一向驕橫自大,這回,他死定了!哈哈哈……”

辛評道,“大王,事不遲疑,我和劉公子及鮮于輔現在就去遼東去見閻柔,告辭了。”

軻比能道,“鮮于鋪將軍、劉公子,辛評先生,一路小心。”

鮮于輔道,“大王請放心,此去遼西,我定能說服蹋頓出兵!”

鮮于輔、辛評和劉合辭別眾人,三人騎馬向遼東奔去。

不幾日,便到達遼西柳城,時值中午,三個人便在街面上找了個飯鋪坐下來吃飯。正吃飯間,便見一隊烏桓騎兵飛馳而過,街上的行人慌忙躲閃,一片混亂。

鮮于輔感到好奇,便問店家,“掌櫃子,剛才過去的這隊騎兵象是有什麼急事,請問,這柳城發生什麼事了?”

店掌櫃看了看四周無人,便小聲道,“客官是外地人吧,您有所不知,近日護烏桓校尉邢舉邢將軍正在調動烏桓兵,準備去幽州幫助公孫瓚攻打袁紹,我們柳城的壯年都被徵調去參軍了,唉,戰亂又起,百姓遭殃啊。”

鮮于輔、辛評和劉合人都吃了一驚,鮮于輔接著問,“護烏桓校尉是朝庭的官吏,怎麼能聽從公孫瓚的派遣呢?”

店掌櫃又望了下四周,小聲道,“我聽說是公孫瓚重金收買了邢舉。”

辛評道,“即是公孫瓚重金收買了邢舉,可蹋頓曾受公孫瓚的打壓,難道蹋頓也依附了公孫瓚?”

店掌櫃道,“這在下就不知道了。”

鮮于輔道,“也極有可能,否則烏桓兵怎麼會如此聽邢舉的調動。”

劉合道,“還是見了閻柔再說吧。唉,掌櫃子,你可知閻柔現住在什麼地方?”

掌櫃子剛要離開,見劉合一問便又返回身,道,“閻部都尉就住在這條街的南邊路東,與城門相近,那座豪華的宅府大門便是他家,你們到南城門一打聽便知。”

“好,謝謝掌櫃了。”劉合付了飯錢,三個人匆匆吃完飯便離開了飯鋪順大街往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