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曹操自領兗州牧(4)(第2/3頁)
章節報錯
巡視四營,看到個個瘦得皮包骨頭,看到小娃子餓得嗷嗷直叫,何儀心裡好是難受。
本以為帶父老鄉親出來謀個活路,卻不想都要餓死在此地了。
何儀無可奈何,只得召眾將商議對策。
何儀道,“曹操此人詭計多端,實在不好對付,眼下面臨冬季,將士們還沒有保暖的衣物,糧食也快沒了,大家看看有什麼好辦法好讓我們渡過這個難關。”
管亥道,“眼下兗州城難攻,我們不宜在此長居,應儘早往濟北撤走,沿途可以洗掠村莊來填補我們所需。”
耿凌道,“我們撤軍容易,可我們種下的這些小麥怎麼辦?我們不要了嗎?那可是我們生存的希望啊。”
卞喜道,“我們即是邊退邊搶也不是個好辦法,你想,那官兵會坐視不管嗎?若再遇到一個曹操,恐怕我們都餓死在路上了。”
耿凌道,“我聽說曹操這個人與其他官軍將領不同,他雖然狡詐,但很講義氣,前些天鮑信為保護他不戰死,他用刀刻了個木人以葬之,可見此人是比較講道理講信義的。”
卞喜又道,“我還聽說當年任濟南相時砸過一些神廟,這和我們所主張的中黃太乙道相同,這說明我們有共同語言。如果能將曹操說服加入到我們的陣營,一切困難不都迎刃而解了麼?”
何儀喜道,“言之有理,現在天下大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如果曹操真若加入到我們陣營,何愁不得天下?”
卞喜道,“那就請何首領寫一封勸降信給曹操。”
於是,何儀便給曹操寫了一封信,大意是:曹將軍在濟南,毀壞過不少神壇,這行為和我們中黃太乙道相同,好像我們早就有某種聯絡,看看現在,各地諸侯自立,反王並起,漢朝氣數已盡,這不是你所能夠挽救的過來的,不如你我同心,共同推翻漢朝,建立新的國家,這是眾望所歸,請曹將軍三思。
寫罷,便差人送給曹操。
曹操看罷,將眾謀士召來,都讓他們看了一遍,曹操笑了一下,道,“這些黃巾軍真是窮途末路,倒打起我的主意來了。”
荀彧道,“主公,看來他們糧食快已用完,又眼看著面臨冬天,他們這是準備要回撤,可又捨不得兗州這塊肥肉,故而給您寫了這封信。”
程昱道,“眼下正是收降他們的好機會,主公可以一方面以施以仁義,施捨點糧食給他們,一方面以戰力強盛威懾他們,這樣,在冬天來臨之際,他們會投降我們的。”
曹操點頭,“仲德說的極是,他們現在最需要的就是糧食和棉衣,如果他們不投靠我們,不論他們撤到哪裡,也擺脫不了挨餓受凍的命運。好,明天,我們就大軍全部出城,讓黃巾軍看看我們的實力!”
第二天,曹操只留下曹仁等一小部分人馬守城外,全軍出城,奔黃巾軍的大營而去。
早有探馬報於何儀,何儀不敢怠慢,召集全軍人馬二十餘萬在營門前等候。不多時,就見前方號角齊鳴、旌旗蔽日,幾千個鐵騎兵踏起塵土飛揚,後面步兵緊隨。
在離一箭之地的地方,曹操大軍停下,從軍中馳出一輛四匹戰馬的華蓋車,曹操很愜意地坐在裡面。
華蓋車前出十幾步,左右有夏侯淵與典韋護衛。
曹操在車裡一邊吃著糕果一邊瞅著前方的黃巾軍,黃巾軍雖然吃不飽穿不暖,但大敵當前隊形齊整、方陣不亂,曹操心中暗暗佩服。
何儀推馬上前,離曹操十幾步遠的地方停下,高聲問道,“前面車裡坐著的可是曹將軍?”
“正是,你是何人?”
“我乃何儀,”何儀道,“曹將軍,我寫給你的那封信你可曾看過?”
曹操道,“看過,文筆不錯,才華出眾,好文章啊。”
何儀道,“曹將軍何不歸降於我,我們共同推翻這個朝廷,共享富貴。”
曹操一笑,道,“歸降於你?你養的起這些兵馬嗎?啊?倒不如你歸降我,我這有吃的有穿的,絕對不會為難著你們,你好好想想。”
何儀一時無語了。想了想,他道,“曹將軍,俗話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前些日子你的鐵騎兵不是被我們幾乎全殲了麼?就你們這點兵力,怎麼可能跟我們抗衡?”
曹操津津有味地吃著點心,聽何儀說完,他站起身來指了指身後的軍隊,道,“我這是隻來了一小部分,大部隊還都在城裡呢!你看見沒有,哈哈。”
何儀身後管亥推馬上來,道,“何首領少和他磨牙,待我將曹操拿下再說。”
說罷,揮刀向前衝來。
夏侯淵揮刀迎上。兩員大將戰了有三十餘合,夏侯淵奮起神威,一刀將管亥的頭盔削掉,管亥撥馬便回。
管亥輸下陣來沒人再敢上,眾皆驚懼。
夏侯淵揮刀叫道,“還有誰不服的,上來試試!”
曹操見對方沒了動靜,道,“何將軍,你看看你身後這些兵士,還有那數十萬嗷嗷待哺的百姓,你帶著他們還能上哪兒去?你們就是回撤,恐怕大部分也都餓死凍死在路上了,你好好想想吧。”曹操把手往後一招,從軍隊裡奔出幾輛馬車,車上裝滿了糧食和衣物,曹操道,“這點糧食和衣物,就先送給你們了,何將軍,為這百十萬人口想想吧,我們先撤了!”
說罷,引軍回走。
管亥就想趁機追殺,何儀將他攔住,道,“曹將軍已是仁至義盡,我們豈可追殺。把這些糧食帶走,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