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長安。

董卓在侍女的服侍下剛剛起床,還未洗唰,侍人便進報李儒求見,董卓伸了個懶腰便招手讓他進見。李儒匆匆走進。

董卓瞥了他一眼,對於他遇事便顯緊張的神態感到很不舒適。

董卓淡淡地問,“什麼事啊?”

李儒弓身施禮回道,“稟丞相,兗州刺史劉岱呈報,說現有數十萬黃巾軍在兗州地區作亂,連下泗水、騰州等地,劉岱請求朝庭調兵增援。”

董卓打了個呵欠,微閉雙目,毫不在意地道,“我當什麼大事,原來又是黃巾反賊,現朝庭又有什麼兵力可派?你回覆劉岱,讓他奮力討賊便是。”

“丞相,可……”

董卓一抬手,李儒忙止住話語。“可什麼,難不成你想領兵前去剿賊?”

李儒道,“在下不敢……”

董卓道,“現在各地諸侯勢力都在擴充實力,爭佔地盤,那就讓他們自己解決就是,想當初他們能齊心來征討我,現在黃巾軍打到他們門口了他們就認慫了?不要管他,隨他們便是。”

李儒道,“還有一事,丞相。”

“講。”

“昨天退朝之後獻帝向我徵求議見,他想冊封僕射士孫瑞為左將軍,司隸校尉黃琬為侍中,我沒應他。”

“他敢!”董卓忽然睜大了眼睛,怒道,“朝庭上下官員皆有我來升調,他想幹什麼?他想把朝庭的禁軍權力都攏到他的親信大臣的手下?反了他了!”

李儒道,“丞相,現在天下大亂,各地諸侯都忙於應付黃巾叛賊,無遐顧及朝庭,您不如將獻帝廢掉自立,機不可失啊。”

董卓思慮了一下,道,“嗯,現在廢帝自立正是時候,可朝庭大臣們得首先臣服,不然,我即是自立為帝,可沒有眾大臣們我還是一個光桿皇帝。”

李儒道,“這好辦,丞相可與今天早朝試探大臣們的心,同心者留,異心者殺,我想,這樣才可以把朝庭大臣們的心都聚攏到我們這邊。”

“好,就這麼辦。”董卓欣喜道。

次日早朝,各大臣們都已聚集到朝堂之上,董卓未到,皇帝也未到,正當大家在悄聲議論的時候,董卓按劍走入大殿,呂布率幾百鐵甲兵在殿外守候。

董卓走進大殿,大殿內即刻鴉雀無聲。董卓走到御書案旁邊,掃視了大家一眼,笑了一下,道,“今日皇上身體不恙,要晚來一時,各位大臣們若有事就早點報來。”

說罷,董卓轉過御書案便坐在了龍椅上。

殿內群臣們一陣悄聲喧譁。

董卓咳嗽了兩聲,殿內又平靜下來,人人不敢抬頭去看董卓。

忽一人殿上大聲喊喝,整個朝堂都為之一震,“逆賊!欺君罔上,這上皇上龍位你也敢坐,你想纂奪皇位麼!”

眾臣看時,就見隸屬校尉伍瓊踏步走出,抬手一笏板便向董卓打去。

董卓大怒,喝武士將伍瓊拿下,推出午門斬首。眾皆驚懼。

此刻,皇上由李儒陪著從殿外走進,見武士押著伍瓊而出,伍瓊回頭大罵不止,見了皇上,伍瓊大叫道,“皇上,董卓擅坐龍椅,其賊心昭然若揭,早晚他必篡位!皇上你要當心啊!”漢獻帝被這突發的情景驚呆了,腦子內頓時一片空白,但伍瓊一向忠誠的品行使他本能地抬手製止道,“且慢!且慢!”

董卓不知何時已來到他身邊,目光犀利、一臉的冷峻!漢獻帝突然感到了害怕,董卓冷冷地道,“請皇上上殿!”

漢獻帝驚懼,忙疾步走入朝堂,眾臣高呼“萬歲”齊齊跪下。

漢獻帝顫顫驚驚地走到龍書案旁,董卓跟在身後道,“皇上,請坐。”

“為何要殺伍瓊?”漢獻帝幾乎聲音顫抖地問。

“他勾結黃巾軍,圖謀在京師作亂。”董卓道。

“哦……?”漢獻帝無語了,獻帝也知道伍瓊是被冤殺的,可在董卓面前他也是毫無辦法。

少傾,武士用木盤託著伍瓊人頭入內,言道,“稟丞相,伍瓊正法已畢。”

董卓揮了揮手。

漢獻帝不敢直視下面,掩面把頭轉到一邊。

董卓站立一旁按劍道,“眾位大臣,今後勿必要各履其職,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千萬不要象伍瓊這樣不識禮節,禍亂朝綱,我們臣子們能和皇上共議朝政那是多好的事啊,啊,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