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父子之謀(第1/3頁)
章節報錯
且說西岐,有仁德之名的西伯侯姬昌,已經被囚朝歌羑里七載。
這一日,有商隊說是自朝歌而來,將一份手本投遞到了上大夫散宜生家裡。
散宜生看完後,面色連變,最後又將手本奉於大公子姬伯邑考。
“父王被囚羑里七載,我等身為人子,卻只能眼睜睜看著父王受難?”伯邑考看完後,已是眼含熱淚。
因為這手本里面寫的是西伯侯姬昌在朝歌的近況,言明西伯侯終日鬱鬱寡歡,又有大商暴君之刃懸於頂,不知何時就會落下。
“孤欲前往朝歌,代父贖罪,卿等意下如何?”伯邑考擦乾眼淚,又問散宜生。
“主公臨別有言,七年劫滿,自會歸國。”散宜生連忙道,“大公子此舉有違主公臨別之言,若是公子於心不安,可差人前去問安,亦不失為子之道,何必親身犯險?”
“父王有難,被囚七載之久,又舉目無親,為人子者,於心何忍。”伯邑考沉聲道,“若不能解救父王,何以立國立家,我等九十九子又有何用?
我意已決,自帶三件祖宗寶貝,往朝歌進貢,以贖父罪。”
散宜生沒再言語,只是心中又一聲輕嘆。
次日,伯邑考拜見母親太姬,說了要去朝歌的事。
太姬卻問:“你父親被囚,你也去了,西岐之事託付何人?”
伯邑考道:“二弟姬發前日不是剛剛遊歷歸來嗎?內事就託與我二弟,外事託付散宜生,軍務託付南宮适,母親只待音信,孩兒定將父王從朝歌救回。”
太姬嘆道:“我兒此去,定要小心。”
伯邑考辭別,又去殿前見了兄弟姬發。
“二弟,我走了,你在家一定要與眾兄弟和睦,不可改西岐規矩。”伯邑考叮囑道。
“大哥,這不行啊,西岐離不開你。”長髮披肩的姬發連連搖頭,臉上卻有些痴傻。
“又非生離死別。”伯邑考笑道,“我此去朝歌,兩三月即歸。”
姬發這才點點頭。
接下來,伯邑考收拾了寶物,便領一隊車駕往朝歌而去,姬發等九十八位兄弟並西岐百官相送。
等車駕遠行後,姬發回到西岐王宮,在一座偏殿內負手而立,靜靜的等著,臉上全無平日裡的痴傻。
不多時,上大夫散宜生匆匆而來,恭敬的行禮:“拜見二公子。”
“散大夫,我大哥乃純良之人,不通人情世故。”姬發輕聲道,“他執意去朝歌,我阻攔不得,但唯恐他在朝歌惹下禍事,或連累父王性命,你有何良策?”
“我聞紂王只聽政事堂之言,另有近臣費仲、尤渾。”散宜生道,“其二人好貪財貨,不如差人重金相賄,使他們內外相應,好為老大王脫身。”
“善!”姬發點點頭。
散宜生不再多言,心中長嘆一聲之後,便退出殿去。
而姬發留在殿中,依舊負手而立,看著懸於殿中的天下堪輿圖。
“大哥,休要怪我,怪只怪你太純良,正如國師所言,西岐交由你手,必將亡矣。”他心中唸叨著,那種令光明遍野的意志卻愈發堅定。
……
再說伯邑考,帶著寶物車駕,一路過五關、又過澠池縣,渡黃河至孟津,終至朝歌,在皇華館驛住下。
他不敢去羑里見父王姬昌,也不能直接面見紂王,只能遍訪朝中大臣,看有沒有人幫他向紂王稟明進貢之意,好召見於他。
但一連幾日,他都沒見到一位大臣,即便他亮出西伯侯大公子的身份。
最後他只能選擇素縞抱本立於午門外,以求能見到紂王。
果然沒多久,就見亞相比干騎馬而至,伯邑考連忙跪下。
“階下所跪何人?”比干下馬。
“稟丞相,吾乃犯臣西伯侯姬昌長子伯邑考。”伯邑考大聲道。
“犯臣?有這回事?”比干愣了一下,他帶著疑惑,將伯邑考扶起,問道:“賢公子此來所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