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搞點事情(1/3)(第1/3頁)
章節報錯
電影導演都還挺好戰的…
不是說表現得友好,就是很友好的人了。
大部分導演都是酷愛裝逼的…
好吧,其實是有自己表達的意思。
但意思大家能理解……
總之,酷愛裝逼的人怎麼可能允許別人比他更能裝逼?
嘴上說著‘市場足夠大,足夠容納兩部質量不錯的電影’,心裡恨不得對方撲街!
嘴上誇你是大師級別,學習的榜樣,心裡想的可能是‘誰踏馬學你?死撲街,離我遠點!’
當然,這是比較陰暗的想法…
但也比較符合實際。
剛子應該對《潘金蓮》很有信心,可能他覺得這樣的作品採購深度,夠內涵。
因為《我不是潘金蓮》隱藏了對制度、官場的批判…
剛子那個年代出生的人身上總有一些悲天憫人的特質,藝術上,風花雪月不是他們的理想,針砭時弊才是。
儘管他乾的事跟針砭時弊一點關係也沒有…
其實,這是我們的學院教育的問題。
電影這東西屬於舶來品,本質是透過學習西方電影建立起來的理論體系,在國內社會環境水土不服很正常!
這就導致了一些導演導演一方面認為應該學習西方電影的風格偏好,但不符合國內觀眾口味。
另一方面在題材上除了政治任務之外不屑於拍攝讚揚和歌頌式的故事。
覺得丟份!
根本原因還是沒能建立符合國情的電影美學體系和教育體系。
其實深刻也未必是壞事,問題是,您得真深刻啊。
他們也很難,只能拍一些爛了大街的所謂的感想。
你有本事你拍出《臉對臉,背靠背》,《黑炮事件》…
又沒那本事…
怕被禁,既然您擔心這些,為什麼還要拍呢?
戴著腳鐐跳舞,行走在刀尖之上,給人一種我是英雄、先行者的感覺?
好吧,至少缸子自己是有這種感覺的。
大師嘛,就是要能人所不能!
最近,缸子明顯感覺到了《燃燒》的宣傳壓著自己。
而且…很讓人意外的,《燃燒》也提名了金馬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