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謀是心裡有數的導演。

原時空,《長城》宣傳時候,曾經懟過影評人:“總有人說我們應該拍一些思想深刻的作品,你也不想想,深刻的作品能上映嘛?”

《活著》拍攝,使勁了渾身解數,還是沒能過審…

餘華說過:‘老謀子當時說原作裡的什麼細節要改動,審查才能透過。看他胸有成竹的模樣,心想他如此瞭解審查,對他十分欽佩。’

當然,《活著》拍攝完成電影后審查還是沒有透過。

而且阿謀說了他有預感不會透過審查。

“剛拍出來的時候我有一個預感,可能通不過,所以希望大家先睹為快,犯了一次規———本來沒有送審的電影不允許公開放映,我在BJ放了一場,作為內部觀摩,實際上,文藝界的很多人都來了,有1000多人。”

還說過:‘每個國家,只要是《活著》這類電影,都很厲害。

《活著》講述的大的跨度。在大的政治背景下,人像是汪洋中的一片樹葉,根本不能左右自己的命運,很無奈的。

中國的這類題材是最多的,因為中國人在這幾十年的時間裡最難決定自己的命運,所以《活著》這類電影我們可以拍好多部…但是很難透過。”

人家不是不知道什麼是好電影,很難透過!

態度很謙卑。

宣傳《燃燒》時候也是,但凡提到階級啥的,都會搪塞過去。

“原著是村上春樹的作品,帶著日苯的背景,我們改編的時候保留了這些特徵…”

“改編時候不僅參考了《燒倉房》還有威廉·福克納的《燒馬棚》…”

“《殺死那個SJZ人》是長林推薦給我的,他說這首歌適合這部電影!”

“《燃燒》這個戲是長林推薦給我的,他本來準備自己執導,臨要組建劇組了,發現自己實在騰不出時間…他手上有四五個專案!”

“彭俞暢、張鑫成也是他推薦的,我們之前見了一堆演員,都不合適,但他倆無論形象還是演技完全合格…”

“小鮮肉…我瞭解的不多,是不是奶油小生的意思?”

記者解釋:“比奶油小生還要厲害,他們有很多粉絲追捧的,而且資本方認可,每一個都是高片酬!”

“高片酬?能有多高?”

“好幾千萬,佔到製作經費的一半還要多!”

“這是不正常的!”阿謀想了想道:“既然小鮮肉覺得自己可以帶來高收益,為什麼不學習好萊塢的做法?”

“好萊塢做法?”

“對,”阿謀接著道:“你覺得你能帶來收益,那就不要拿那麼多的片酬,直接拿收益分賬!”

……

阿謀的話當然被買上了熱搜…

網友熱議,都覺得這是不錯的方案。

然後呢?

沒卵用!

即便小鮮肉想賭自己的人氣能不能折算成票房收益,經紀團隊也不願意賭的!

原因很簡單:能直接拿到高片酬,為什麼要冒險?

至於製作方…

你不給我高片酬,有的是其它製作方願意拿錢砸!

很尷尬。

現在是賣方市場…

有賣點的小鮮肉屬於稀缺貨,大家都爭著砸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