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時空《大鬧天竺》賣了7個億,證明了一個道理:春節檔電影無所謂好壞,好壞都有人看,無非是大盤一定的情況下,你多點,我少點…

挺悲哀的!

2017年的春節檔…真的是一出悲劇啊。

算了,這是後話,

沈長林真不是不想幫寳強,他能想到的最優解其實是推翻重做…

——這個片子不是補拍就能挽救的!

問題來了,光線已經花了大價錢拍攝,寶強自己的公司也參與出品…

怎麼可能重拍?

《大鬧天竺》找來一堆喜劇型別演員,包括老一輩的喜劇笑匠,人家可以賣一次面子給寳強,但你不能逮著羊毛一個勁的薅吧!

不僅不會重拍,反而要花更多的資金用在宣傳、營銷上。

電影行業有句老話:在市場上,大部分時候,好故事+好演技+好製作,都不如好宣傳。

這話是對的。

不過也分時候,應該是明年之後,內地電影市場逐步走向成熟,這句話可能就成為過去式了…

再有粉絲電影,可能只能吸引一點純粉絲。

根本撐不起一部商業片…

反倒會因為觀眾的抵制,損害口碑,繼而影響到電影的市場表現…

然後…流量們就去禍害網路劇了!

……

《白蛇緣起》週二收上映,首週六天票房破4億。

讓公司吃了一驚,看來不止能破五億啊,這是至少八億的節奏!

原因挺簡單的,《諜影重重5》自廢武功——中國區只上映3d特供版。

《諜影重重5》原本是2d製作的影片,到了中國大陸,片方卻提供了專門為內地電影市場轉制的“特供3d版本”,2d的排片非常之少,而該片在美國本土、歐洲、包括港臺等地區放映的均為2d版。

《諜影重重5》因本身影像風格為手提攝影,畫面晃動幅度大,非常不適合轉制3d,而實際上創作者也從沒有考慮過迎合3d放映特質拍攝,特供3d是一次完全與創作無關,無視觀眾體驗,只針對中國市場的商業行為。

沒錯:只針對中國市場的商業行為!

這句話翻譯一下,其實就是‘圈錢!’

不過,這次,大家不約了——觀影體驗太糟糕了,觀眾反映,不但欣賞不好劇情,也無法體會立體電影的效果,甚至還會引得頭昏腦脹、得不償失。

對於同期上映的國產片來講,這種現象挺好的…

《白蛇緣起》受益很大。

沈長林轉了微博:“都尼瑪2016年了,還轉3d抬票價?還中國特供?有沒有把中國影迷當人看?”

《諜影重重5》的發行方環球國際趕緊道歉…

緊急發放2d密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