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以四行倉庫為戲臺,整個租界都看光了一場從駐守到撤退的大戲。

還是要有戰鬥的!

拍《八佰》不拍戰鬥,拍什麼呢?

於是,被轟炸的上海,匆匆支援上海的各地軍隊。低質量的舊軍隊,對上現代化的日苯軍隊壓抑…

戰鬥打到第二天,日軍佔領了四行倉庫一側的交通銀行大廈,並在四行倉庫背面部署加農炮射擊,揚言要在三小時內攻下四行倉庫!

河南岸的人以此為賭,紛紛拿起望遠鏡準備看這場重頭戲。

為了死守倉庫,一眾士兵將炸藥包綁在身上紛紛從倉庫外沿跳下,以人肉炸藥包的形式阻斷了日軍的進攻。

電影嘛,不能只是照搬資料,該煽情的時候一定要煽情!

有對日苯軍隊的描寫,篇幅不多,但足以讓人記住,日苯軍隊不僅僅是殘暴或單純抽象的強大,也沒有劍走偏鋒地試圖挖掘侵略者的人性,就是很直白的透過展現日軍的戰術素養與紀律性,來凸顯其強大。

電影的高潮點是柳雲龍飾演的特派員:“70萬國軍都崩潰了,僅僅靠幾百人守個四行倉庫,上海就還守住了?笑話!”

“這場戰鬥本來就是表演,戰爭背後都是政治!”

“為什麼一定要在上海打這場仗?你想過嗎?”

沒等王壘說話(王壘演的謝晉元),柳雲龍自己回答:“因為上海有大量英美租借,在上海打,英美才有可能介入!”

王壘嗓子嘶啞,一字一頓問:“難道我堂堂中華…要靠外國?”

柳雲龍沒忍心看他,而是看了看河對岸的燈紅酒綠,道:“上峰從一開始就打著國外介入的心思,所以,哪怕我軍損失慘重,依然要求必須頂住3個月。之前國聯決定在11月在歐洲總部布魯塞爾召開九國會議,專門討論日苯的問題!現在,布魯塞爾會議延期了,也可以說是提前結束了,代表團已經探查到各國態度,沒有一個國家願意幫助我們。”

他扭頭拿出命令(撤退的命令):“現在英國要求我們離開,免得戰火波及到英租界…”

接著,柳雲龍用嘲諷的語氣道:“委員長神奇妙算,可他怎麼也算不到英美兩國根本不在乎,他們還想日苯佔領中國後,北上對付蘇聯呢!”

王壘沒說話,指了指倉庫外:“你看看對岸,那些百姓看著我們,他們抗日的熱情,越來越強烈…為我們不是在做無用功,我們…我們不僅在這裡抵抗日苯人,我們是在這裡他們看,中國軍人還在…”

“我知道你們早已將生死度外了,但你們如果不撤退,戰火燒起來了,你覺得倒黴的是誰?明日日軍一旦使用重炮,這倉庫裡的五十萬方煤氣爆炸,租界裡的國人百姓難道陪葬不成?”

“轟炸,死亡,妻離子散,已經有多少戰士犧牲,實力相差懸殊,且鏖戰三個月,上海大局已定了!走吧,英國方面同意讓你們借道退出,這是你們自己爭取的!”

王壘震驚、憤怒、茫然,喃喃自語:“…走?往哪走?上海之後就是南京了…”

“歷史會記住這裡,記住這些人,會記住你!”

沒辦法,高潮點只能落在這裡!

歷史上,謝晉元帶著守衛部隊畢竟還是撤入了租界。

無法以一場慘烈的犧牲進行收尾。

撤退畢竟是撤退,難以完全被昇華為莊嚴…

升格鏡頭,一群人緩緩走進租界…

然後,電影戛然而止,螢幕一黑,然後再一亮出現了一個老人的——謝晉元先生的兒子謝繼民:“你們拍《八佰》,不好拍啊,孤軍營最後的結果很不好的…謝晉元被叛徒殺害,孤軍營也被日苯人抓走了苦力…”

畫外音,應該是沈長林的聲音:“那老先生,您認為‘四行倉庫保衛戰’有意義嗎?”

“肯定有意義的,不是有一首歌嘛,叫《歌八百壯士》‘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守東戰場…”

“我也這麼認為的!”

沈長林笑了笑,鏡頭依然沒有給到他,電影徹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