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心情複雜(下)(4/4)(第1/2頁)
章節報錯
怎麼講呢,有一股子憋屈感!
甚至可以說屈辱感。
屈辱就對了。
《八佰》並非一部主旋律戰爭片,從一開始,基調就是喪!
投放的短影片,基本都是‘我坦誠相告,委員長之所以讓你們留守至今,本就是做給西方諸國的一場表演!’
一番冠冕堂皇的理由,實則槽點無數,只可憐“家國破碎之際,以軍人之身報效先人”、抱著必死信念的謝晉元,連捨生取義的機會都不給!
奉命撤退後,寧為玉碎的血勇被消解,捨身成仁的信念落了空,只留下一股憤懣的虛無感充斥在將士們的心間…
但這就是真實的歷史,所以,電影最後的結尾會是謝繼民先生的採訪。
沈長林告訴觀眾——八佰並非一點意義沒有!
即便是戲,它確實鼓舞了抗戰士氣!
電影結束的時候,楊濤和喪坤有點不知道說什麼好…
電影當然那是好電影,就是…
滿腔的熱情才剛剛被激起,瞬間又被澆滅了。
但…明顯能感覺到《八佰》是一部好電影!
憋屈!憤恨!恥辱!
《八佰》表面上都是講國軍抗戰的故事,一方面,真心實意歌頌了抵禦外辱、為國獻軀的抗戰將士們,另一方面,則把家國未來寄希望於西方列強、一直拖到1941年12月才對日本宣戰、當年丟了大陸如今又丟了小島的KMT和國民政府黑了個底朝天!
楊濤和喪坤都是沈長林的影迷。
對《八佰》是帶著預期來的。
結束觀影,兩人癱在椅子上敘舊,才跟著人群離開放映廳,喪坤先問了:“…感覺怎麼樣?”
楊濤感嘆一句:“挺震撼的吧,一肚子話想說,但…弱國無外交啊!”
“對…這個劇本聽說是沈長林提供的資料,蘭曉龍編劇的!”
“我說嘛,有點《團長》的感覺!”
楊濤看了看前面的一對情侶,突然開口:“我感覺窮逼和醜男找不到女朋友其實跟國家是一樣的…”
“嗯?啊!”
喪坤對楊濤的跳躍思維早就習慣了,但…這麼跳,還是有點沒有辦法接受!
楊濤:“明天咱倆去洗腳吧!”
“…這就是你看完《八佰》的感受?”
“你就說去不去吧!”
“去,誰不去誰是孫子!”
兩人一邊走,突然聽到前面的女的喊了一句:‘快看,沈長林發微博了!’
他倆趕緊掏出手機,果然,沈長林發微博了!
……
是一篇小作文,標題就是‘我與《八佰》’:
“《八佰》是我在收集《我們的勝利》故事時候看到的資料…然後就對這個故事產生了濃厚興趣——可歌可泣的抗戰故事比比皆是,但像四行倉庫守衛戰這樣荒誕諷刺、戲劇性極強的故事卻是絕無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