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長林終於想起來了——這他媽不是影史有名的《葉問3》造假嘛!

三步:票房造假,拉高發行方股價,套現走人。

至於真正有多少人看電影,呵呵,股市套現了十幾億,你還會關心一部電影?

其實,嚴格意義上講,《葉問3》並不屬於8.3%換100%,而是注水刷成績,然後要金融…

8.3%換100%就是花費8.3%的資金(交5%的專項資金和3.3%的營業稅)製造100%的票房,“幽靈場”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應運而生…

發行、放映都是你的,你想怎麼操作都行。

只不過,從目前的“幽靈事件”來看,院線多選擇觀眾最少的早場和晚場來操作,在影院排片和購票系統上都能看到這個場次,但均為“售罄”,其實根本沒觀眾到場。

這種方式容易被觀眾發現破綻,一旦被截圖、拍照傳到網上,製片、發行、院線都很難自圓其說。

《葉問3》是實打實的自己掏錢買票房…

原時空,發行方仗著總局管不了金融,逼得總局找審計的去了!

審計部門介入…

嚴厲處罰!

不處罰不行啊,《葉問3》之後還準備如法炮製《大轟炸》呢…

沈長林翻看了一下檔案,然後道:“上報給總局吧…就說資料異常,影響不好!”

“總局辦事效率…”

“放心吧,去年《捉妖記》鬧了一場,總局不是出臺了《電影院票務系統(軟體管理實施細則》嘛,我跟你說,《葉問3》純屬作死,正要殺個雞駭個猴呢!”

準確點講,《電影院票務系統(軟體管理實施細則》針對的就是幽靈場,除了《捉妖記》還有《清風徐來》…

光線的新發明:包半場——製片、發行先悄悄把黃金場次中間的好位置買下來(實際沒有人看),但能製造出上座率高的假象!

老郭搖頭:“真要殺雞,也應該撿《功夫熊貓3》來殺!”

“《熊貓》也包場了?”

“你說呢?”

沈長林趕忙開啟手機,好嘛,《功夫熊貓3》也開始注水了…

估計是想打破《大聖歸來》的票房紀錄!

沒什麼用,《瘋狂動物城》已經上映了!

原時空,《功夫熊貓3》注水問題也是《瘋狂動物城》的影迷爆料的…

雙方的粉絲大戰,各種撕逼!

什麼?

《瘋狂動物城》跟《功夫熊貓》有什麼可以撕逼?

這年頭,殺阡陌和重樓誰是魔界之主能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