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網際網路+電影+金融=?(2/4)(第1/3頁)
章節報錯
妮妮是第二次來長林公司。
上次沒有仔細參觀,這次,她要好好看看!
外界傳言長林最大的財富就是智囊團…
華語電影製作公司學習好萊塢,在好萊塢,一個故事創意出來以後,為了保證創作者不陷入盲目自信,往往會邀請來自各方的專業人士提供意見。
國內很多公司也搞這樣的模式。
但在沈長林看來,這種做法非常荒謬,很多意見小組的人完全不懂創作,更不能深刻理解故事,屬於無效反饋,更糟糕的是,他們意見會導致創作者失去激情。
沈長林組織了智囊團,每次有新的劇本了,智囊團就會聚到一起頭腦風暴,為作品出謀劃策。
智囊團提的意見,從來不是泛泛的感受,他們要為作品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哪個角色性格有矛盾,哪個行為缺少動機,哪個場景缺少表現力等等。
當然啦,最終決定權交給沈長林…
一般劇本,他是不會過問的,除非是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另外,還有一個醜陋嬰兒試驗場…
其實就是孵化培育計劃,用以開展了獨立的實驗專案——一年二十個名額,成本基本都在300萬以下,主要來鼓勵新人創作影片,不用聽從公司任何人的建議。
為什麼是300萬以下?
因為,賣給電影頻道、影片網站,300萬足夠回本!
逛了一圈,也沒發現什麼異常。
更沒有發生偶遇明星的事情。
乾脆跟著工作人員下喝咖啡去了!
咖啡廳,沈長林正在跟郭松姜聊事情。
郭松姜指著手上的檔案:“電影票房吧最先爆料幽靈場…”
“微博已經沸騰了!”
沈長林拿起檔案,翻閱一下,隨口道:“…我記得《太平輪》就已經出過幽靈場了…”
“但《太平輪》總票房太低,被人忽視了…”
當初《太平輪:彼岸》上映時候,一天770萬票房,基本都是凌晨場。
古時上朝點卯,《太平輪》的影迷可是比上朝還早,而且這種情況還持續了好幾天…
午夜場場均163人次,上座率百分之百,力壓無數新片大片,也因為其超可怕的午夜場上座率,《太平輪》贏得了《幽靈船》以及《夜場逆襲之王》的美譽…
但沒用,《太平輪:彼岸》攏共才五千多萬票房,發行公司帶了幾天,實在帶不動…
索性放棄了!
郭松姜接著道:“但這次《葉問3》有點明目張膽了…不僅刷午夜場,還把價格提高到了兩百多塊一張票!”
“…這宣發方果然夠膽!什麼來頭?”
“是一家以前搞p2p集資的資本公司,跟黃百銘買了《葉問3》的發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