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轉型(4/4)(第1/2頁)
章節報錯
沈長林一點也不在意自己的身價…
身價什麼的只是數字。
只要上頭出政策限制遊戲——已經限制了,動不動限版號…
長林遊戲的市值不可能一直這麼高的,用不了多長時間就會回到正常水準,1200億左右。
至於影視傳媒行業,馬上就是寒冬期了,到時候身價打個折都是小事,打骨折都有可能!
還是把目光轉移到電影上面吧!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墊底辣妹》,而且大部分都是好評…
《墊底辣妹》是一部雞血青春片,整部戲就一個核心:有志者事竟成!
肉巴飾演的小鎮姑娘是一個原本不知道自己以後該幹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要考什麼樣的大學的小太妹。
遇到了好老師…
老師讓她知道自己不是垃圾,勇敢說出了自己的目標:中山大學。
——這電影中山大學贊助了500萬,而且免費取景拍攝…
故事主線很簡單:學渣→學霸…
其實不是,應該是:學渣→嘗試學習→決心考名牌大學→學習→第一次動搖→徹底動搖→更加努力學習→初露鋒芒→重大挫折→學霸成功…
物質層面,金錢;
精神層面,尊嚴,承諾,證明自己,友情等等只是外因,雖然有推動作用,但高潮點必須是內因…
故事前半部,均是由別人推動前進,直至內心遭遇了重大的挫敗感,人物陷入巨大的危機之中,電影落在了家庭上:父親最開始不在乎,只有母親支援她,到後來父親親自送她上學…
如果僅僅是這樣,還是不夠的,需要另一股力量,這個力量是主人公完成自我實現的保證,我們可以管它叫理想——參觀大學!
寒假,父親親自陪著她去了趟中山大學。
走到中山先生銅像前,父親問她:“要合影嗎?”
“…不用,等我考上了,你送我來,我們再合影吧!”
之後的事情就變得簡單了,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成功路中的考驗,沒有力量可以阻擋一顆努力獲取成功的心。
故事很正能量,也有暗戀的橋段,但不是主要段落…
電影最後,有一個五分鐘的採訪,是真實故事:我是怎麼考上清華的。
‘高中,我第一次知道有武俠,開始我閱讀金庸、古龍,開始在遊戲廳苦練《街霸2》的升龍拳,也對贏一局就能讓姑娘脫一件衣服的麻將遊戲機無比痴迷;
我開始上課看從低年級學生那裡敲詐來的零花錢買的《體壇週報》,下課扒別的班級的窗戶看暗戀的女生;
我開始迷茫讀書的意義,我開始數學不及格,我開始歷史不及格,我開始語文不及格…此時此刻,我高二了。
我記得很清楚,高二下學期,我們數學老師組建奧數小組,他直接點了我的名:儘管你數學還沒有考及格,但我覺得你有考上清華的潛質!
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的!
真的嗎?
難道我是天才?
從那天開始,我用天才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到高三的模擬考試時,我的數學成績可以接近滿分水平。’
‘高考填報志願時,我又做了一件讓大家匪夷所思的事。我的志願只有一個——清華大學!我覺得我不會考不上清華的,因為我是天才!然後,我真的考上了!’
‘我的母親是我大三的時候去世的,大概又過去了十年,一位母親的故友交給了一封我母親寫給她的信。
信的大意是:我在學校的成績很糟糕,對於我們這個工人家庭的小孩來說,考上大學可以改變命運。她知道我數學很差,跑去找我的數學老師,求他能給我鼓勵。為了我能夠獲得持續的鼓勵,她去我的老師家打毛衣,在老師家做保姆照顧老人…’
‘我想說,多給你的學生一點信任,他們真的會創造奇蹟!’
‘一個好老師能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
很多觀眾看了電影沒有哭,但最後的那段真人真事,忍不住流下了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