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實錘了,千億富翁!(3/4)(第1/2頁)
章節報錯
沈長林確實應該擼個獎了…
他之前拿過柏林最佳導演獎,但說實話,柏林電影節的咖位比不上戛納!
柏林既遠離好萊塢的商業熱度又選不出足夠藝術或新穎的大師經典。
不知道該說是被動踢出還是主動放逐,讓人想起柏林電影節誕生之初,戛納和威尼斯就罕見地聯手反對打壓柏林加入他倆並稱三大…
藝術電影也一直都是戛納和威尼斯爭天下,柏林過了這麼多年還是萬年老三,甚至越來越沒競爭力了,得了獎的沒人care!
甚至根本不知道得獎結果就已經無人關注悄無聲息地落幕了…
柏林好似不打算改變,像是認清了自己的路準備一條道走到黑,專心挖掘小眾作者導演…
後世,威尼斯徹底淪為了北美頒獎季的前哨站,大概也是認了命,現在正式抱上了好萊塢的大腿專心蹭美國電影熱度,其實也沒什麼不好,以後就專心做奧斯卡主獎的第一選片人…
戛納依然大師雲集新秀突起,是藝術電影競爭的高地!
沈長林要想獲得專業圈子的認可,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拿個有分量的獎項!
否則,就很尷尬——跟人討論電影好壞,被人一句‘你又沒拿過戛納獎,憑什麼批評他?’
沈長林回覆完‘好’之後,就在想什麼樣的作品適合拿獎?
或者說什麼樣的電影符合明年戛納評審團主席的口味!
明年的主席是誰:喬治·米勒。
《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的導演…
老導演,非常看重故事性,說過一句經典語錄‘電影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弱,但故事不會!’
原時空,金棕櫚頒給了《我是布萊克》,導演肯·洛奇,跟喬治·米勒差不多同一個時代的導演…
代表作從1969年貫穿到了2019年——2019年,憑藉《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拿了威尼斯金獅獎…
這導演真牛逼,拍了五十幾年電影,視線全部聚焦底層、工人階級,毫無商業色彩…
《我是布萊克》左翼態度非常明確,橫掃嘎納、歐洲等各大電影節,某種程度上正好印證了歐洲藝術家們的政治立場。
怎麼才能打敗他?
得用魔法——魔法才能打敗魔法!
沈長林琢磨一下,《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好像挺可以的。
這片子完美符合白左的訴求。
主角老白男,59歲,在妻子去世之後,歐維決定赴死。
為了這個目標,歐維做了很多嘗試,用繩子自縊、在車裡吸尾氣,以及飲彈自殺。但很不巧的是,每一次都因為社群鄰居的打擾而失敗…
社群鄰居是一對難民,還有倆孩子…
這個可以是亞裔!
另外還有癱瘓的老友、妻子曾經的學生的同性戀男友,還有社群裡的流浪貓…
你看,lgbt、動保…
就差跨性別者了!
這麼多元素雜糅在一起,不給個獎,說不過去吧?
對了,邀請湯姆漢克斯出演,應該也沒有問題吧?
先拿下改編權…
但又一想…這玩意不是華語電影啊,就算拿獎了,也不好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