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反正我一點想法也沒有(第二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上午,沉長林抵達工作室…
是他的專屬工作室,不是公司!
郭凡、郜昂、丁燕來、徐建都在了——《流浪地球》三大幕後,一個負責導演,一個負責美術設計,還有兩位則是特效總監。
“我看看你們做的美術還有故事板!”
沉長林翻開電腦,是他們提交的概念草圖…
做科幻片,最重要的是搭建世界觀…
世界觀就是搭建舞臺,因為科幻本身的特點,這個舞臺是脫離現實的,但又有跡可循的。
《流浪地球》的故事核心很簡答:就是生存,人定勝天。人類能夠用科學改變人類自己的命運。將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
《流浪地球》的背景很簡單:太陽突然要爆炸,地球必須要流浪。
其實大劉站的是飛船派——裡用了地球派,是為了科幻美感而犧牲了設頂的嚴謹性。
這本書叫做《流浪地球》,而不是《流浪星艦》。
原版的電影,聯合政府同時選擇了“地球派”與“飛船派”,而且“飛船派”的優先順序更高——人類對木星不夠了解,根本不敢保證地球能越過木星。
扯回來,《流浪地球》的美術設計當然參考了蘇聯美學!
包括礦車、外骨骼裝甲啥的…
沉長林翻看了一下建築構成圖啥的,不住點頭:“不錯…挺好的。”
翻了一下故事板,沉長林皺眉:“這個故事板為什麼沒有叛軍的身影?”
“加上叛軍的話,會不會不過審?”
“不會的…”沉長林搖頭:“《流浪地球》是上頭特別看中的科幻電影專案,我們直接對接文化部,不用跟電影部門交代…馬上就是大爭之世了,還讓我們束手束腳去跟海外PK,這不是扯澹嘛!”
郭凡點頭:“那我讓編劇們加上…”
“嗯,”沉長林嗯了一下,然後道:“第一部大概體現一下…第二部直接拍叛軍,第三部,太陽氦閃!”
《流浪地球》其實是一悲劇,開頭,人類認定太陽即將熄火,必須踏上流浪之旅後,很多人因此成為了犧牲品。因為地下城的容積有限,數十億人被永遠留在了地球表面。
但當時人們還是能夠接受現實的。畢竟如果不讓地球流浪,等太陽真的熄火之後,大家都要玩完。
可隨著流浪時間的流逝,一兩年,大家能夠接受。一二十年,大家或許已經感到了疲憊,開始產生怨言。
到了主人公也就是劉啟的講述故事線,已經有大量叛軍了,甚至在地下城都有一大半人屬於叛軍…
“太陽消失只是個騙局”
“我們要回到太陽系”
“流浪地球計劃其心可誅”的觀點大行其道。
在一群民科的扇動之下,叛軍人數大量增加,直接對聯合政府構成了威脅。而聯合政府最終為了不讓人類徹底內亂,選擇了繳械投降,結果是大批政府官員被叛軍殺害…
可就當叛軍歡慶勝利時,太陽突然就氦閃了。那一刻,叛軍之前種種的抱怨、憤怒、不滿,統統變成了黑色幽默。
電影中,MOSS的那句“讓人類保持理性是一種奢求”,聽起來像是褒獎。然而這句話放在裡,則是對人類的絕妙諷刺。
fo
“那主角要更換嗎?”
“…先把第一部拍好了再說!”
“行…”
沉長林拍了拍郭凡的肩膀:“這次《流浪地球》我們的計劃週期是兩年,投資上限是五個億,時間足夠,資金也管夠,你們加油!”
……
《鬼吹燈》、《流浪地球》再加上《唐人街探桉》,三大專案足夠長林影視牛逼一陣子了!
《山海經》要怎麼改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