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家電影院,《大贏家》正在跑路演,施施和張亦接受現場觀眾的提問。

“最後的打蟑螂…當然是真打!”

問的是施施演的於海嬌最後結尾的打蟑螂片段——跟嚴謹出去吃飯,看到蟑螂,操起包包拍死,然後嚴謹結完賬過來,立馬換了一張臉‘有蟑螂,好害怕’…

“我想問一下張亦,你終於發現自己適合演喜劇了嘛?”

“謝謝…”張亦笑了笑:“我是看了劇本,覺得很有意思,就加盟了,而且我也沒把它當成喜劇演…”

“施施能說一下《大贏家》這個專案怎麼來的嗎?”

施施點頭:“原版好像叫《率性而活》…是李瀟、於淼推薦我的,本來想讓我推薦給長林,沒想到長林見了他倆後,直接讓於淼出任導演…”

“其實是這樣!”於淼插話:“沈導演第一次見我,問了一堆改編的想法,第二次見面,看了劇本後問我想不想當導演,我說想,但有壓力…他說沒事,誰都有第一次,克服就行了,然後特意幫我點了郭總做製片人,聯絡了張亦、田雨、喬衫還有施施、謝南…”

“那現如今,《大贏家》首週末2.8億票房,你們覺得怎麼樣?”

“蠻感謝觀眾的…我看網上好多拿《大贏家》跟《率性而活》比較的…但我說實話,我們《大贏家》定位是黑色喜劇,屬於群像戲…《率性而活》可能更韓國電影一點…”

底下旁聽的幾個媒體、記者,立刻來勁了——《大贏家》導演不尊重原作!

“票房呢?”

“…票房我們本來想著回本就好,但看到市場上好多電影票房雖然高,但電影本身也就那樣,還是有點不舒服的…所以,宣傳團隊定的目標是六億!”

還是不敢吹逼,也不敢直接罵…

還好施施深得炒作精髓,也不算深得精髓,就是福至心靈般開口:“我知道《煎餅俠》票房有點虛高,但你也不至於這麼說吧…”

於淼趕緊否認:“我沒說《煎餅俠》…”

“你確定?”盯著於淼看了一會…

媽蛋,這貨一點也知道不配合,要是換了沈長林,肯定會說‘我說的就是《煎餅俠》,怎麼了?拍的爛還不讓人說?’

熱搜不就來了嘛…

好吧,長林就一個!

宣傳電影要敢說話,看看範小胖,為了宣傳《馬震:楊貴妃》,馬震、乳搖都出來了!

最離譜的是,網友們熱情討論,甚至從學術角度討論起這個姿勢的可行性,她自己居然還回應了一下‘藝術創作,想歪的人自己面壁去!’

嘖嘖,無所不用其極——《馬震:楊貴妃》整個電影也就這一個鏡頭好看了,還踏馬被刪了…

活該撲街!

扯回來,施施笑了笑:“放過你了!”

“那施施你認為《煎餅俠》的品質怎麼樣?”

施施想了想,道:“我不好說,但我投資《煎餅俠》主要是因為《屌絲男士》…”

也不算踩著《煎餅俠》,《煎餅俠》上映18天,票房已經過十億…

《大贏家》上映後,宣傳重心肯定集中在《大贏家》身上。

不過網上,網友們更關心施施透過三部電影賺了多少錢…

《捉妖記》、《煎餅俠》、《大贏家》,施施工作室都是投資方。

沈長林則比較驚訝——今年的市場真尼瑪瘋狂,連《大贏家》都能首週末2.8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