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tal nong,楊帆小聲詢問沈長林:“您對dc真的沒有興趣?”

“dc有什麼意思,咱們如果做自己的神話宇宙,才叫牛逼!”

“神話宇宙?”

“我有兩個想法,一是《封神》,另一個則是《山海經》!”

“可是dc是全球範圍內可以跟漫威分庭抗禮的ip…”

沈長林笑了笑:“關我屁事?而且華納這家公司…太亂了!”

確實,頻繁換帥…

dc後來的騷操作太多了!

直接把超人、蝙蝠俠之類的頂流角色折騰到失去光彩,反倒讓‘小丑’‘小丑女’這樣的二線角色火起來…

楊帆突然想到了什麼:“《封神》還是算了吧…”

“為什麼?”

“聽說工夫影業正在操作《封神》電影,30億大投資呢!”

“…神經病啊?”

沈長林無語…

原時空,《封神》三部曲成了爛尾樓——成本太高了,資金鍊一旦出現問題,想找人接盤都找到不到!

雖然李胺說的每個電影都有每個電影的命,但像《封神》這種斥重金砸下去,沒上映前,宣傳通稿已經鋪滿的電影來講,還是挺少見的!

插一句,專案爛尾,無外乎三種情況:

一種是“處女座”導演問題。比如《繁花》薛定諤的殺青,大機率出在王佳衛的“慢活”拖延症上。據說編劇秦雯在寫《流金歲月》的時候,就被叫去寫《繁花》了。然而,《流金歲月》都已經播出一年多了,《繁花》還沒有殺青;

另一種就是製片公司身上,比如《封神》,就是典型受bj文化爆雷拖累的專案——原時空bj文化操盤《封神》三部曲…

bj文化財務危機、內鬥不斷,諸多專案因資金問題上映無期,包括不限於徐昊峰的《詩眼倦天涯》、路川的《749局》等。

《封神》被bj文化6億轉讓25%投資份額給xz慧普華後,便沒了後續。傳聞《封神》一直在找能夠接盤的資方。

但現在高價格的《封神》完全是燙手山芋,想要找接盤俠太難了。

最後一類情況是影片本身出了問題。有的是因內容質量的問題,片方為及時止損,不願再投注更多資金進行後續後期工作。科幻片是被放棄的重災區,比如影版《三體》《拓星者》《明日戰記》等。

當然,還有一種是藝人本身,比如陳可欣的《獨自·上場》——畢竟娜破輪嘛!

扯回來,沈長林猶豫一下,還是道:“他們拍《封神》,跟我們拍《封神》不衝突!”

“怎麼會不衝突呢?都是封神榜!”

“…無所謂,而且30億,他們做不起來的!”

“做不起來?”

“現在的電影市場看起來一團火熱,但危機早就降臨了…等著吧,最遲兩年,拐點就該降臨了!”

楊帆沉默了一會,然後忍不住反問:“你這有點危言聳聽了吧?”

沈長林也不生氣:“呵呵…你等著看吧,你老闆我什麼時候說錯過!”

楊帆愣了一下,然後轉移話題:“明天回國?”

“…嗯,回去剪片子去,浪了半個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