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東京的溫度逐漸升高,以至於大興土木的工匠們不得不脫下短衣,赤膊在工地上忙碌。

整座東京城都是一片熱火朝天建築景象,一座座樓閣、住宅拔地而起,無數商販、百姓竄梭城中。

這片繁華景象不僅是因為戰後重建,更因為國家寬鬆的經濟政策。

朝廷正在重塑稅收體系,如今精力都放在了國家正稅上, 對工商經濟沒有設定任何稅收。

有心人都清楚,在這種情況下,東京城必將迎來空前的經濟繁華。如今在京師經商,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東京新建,各種物資奇缺,只要將物資輸送到東京, 開一座店鋪, 就一定穩賺不賠。

朝廷統治下的各地豪商大賈紛紛組建商隊,前往京師。

帝都本地居民更是藉著地主優勢直接營建了了一座座店鋪, 開旅店、開酒樓、開布店、開餅店、肉行甚至雜賃者琳琅滿目。

在這場狂歡中,士大夫們們也撈取了大量的利益。

大宋並非沒有錢、也並非沒有資源,只是這些資源都在士大夫們手中。

如今朝廷放開管制,廢除關稅,士大夫們紛紛下場豪擲千金。有的家族在京中一口氣開了上百間店鋪。

在這個時代士大夫的眼界無疑是最寬廣的,他們都堅信東京必然能夠恢復繁華,此時置辦的房產無需幾年就會升值數倍。

現在投入多少資金,將來就會有多大的盈利。

唯一令士大夫們遺憾的是,朝廷下了嚴令,官員不得經商。畢竟大宋官員的俸祿已經十分優渥,這些官員不能享受特權之餘,還要去與民爭利。

於是這些官員、貴族們都將錢投入到了另一個地方去享受,那就是置辦房產。

不僅官員如此,士人階層都競相投入這方面。大宋朝廷對民間經濟行為干涉著實是比較低,這些人在京城可謂如魚得水。不惜投入重金置辦一座座寬廣園林,裝修一處處金碧輝煌的店鋪。

因為戰亂產生大量廢墟,導致土地成本極低,他們可以一次性購買大量土地, 而且以更高的標準裝修。

也正是士大夫們的狂歡,使得東京城的建設速度遠超預期,錦繡繁華甚至更勝往昔。

以往東京雖然繁華,但還有一份落後的凌亂。

但如今東京被這些士大夫們規劃的無比整齊乾淨,雅緻的莊園前遍種綠植,四周綠水環繞。

這淡雅愜意的環境,感受不到一絲大城市的緊張焦慮,反倒有幾分寧靜從容與天朝上國的超然。

趙桓與帶御器械汪宗沔、新任權知開封府汪若海、御史中丞秦檜等幾人身著便衣站在外城南城街道上,打量著這一座座曲徑通幽、繁花錦簇的宅邸。

哪怕趙桓是當今天子,也對這些精緻園林豔羨不已。不用走進去細看了,僅在外面走過,就能感受到裡面的特權與地位。

因為大宋皇室歷來崇尚簡約簡樸,有宋一朝鬥富現象都極為少見。

關鍵是在東京這座壓力巨大的城市中,趙桓都感覺有一身重擔,可偏偏在這些園林中,趙桓看到了無限的超然與從容。

什麼九九六,什麼居京師大不易, 什麼生計奔波,什麼壓力與緊張,在這裡統統消失不見。

大宋士大夫們有這個時代最崇高的特權, 最優渥的財富,最愜意享受的人生。

別人要為各種壓力奔波時,他們卻躺著就能享受別人勞碌一輩子也得不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