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統一貨幣(第1/2頁)
章節報錯
致君堯舜上是儒家士大夫最高的理想追求。
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終目標都是為了達成這個理想。
所以楊時談到最後語氣亢奮而激動,不惜把趙桓抬高到三皇五帝的高度。
這番表現,令趙桓莞爾一笑,用不著他故意煽動,自己也要堅定推行這項改革。
朝廷實現了四億貫財政收入的超級突破,對百姓的壓迫還驟減數十倍,這對大宋,對兆億百姓而言都是當之無愧的仁政。
但利益總是均衡的,朝廷、百姓都得到了極大的實惠,必然有一方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很顯然,這次改革利益受損最嚴重的就是豪強、士大夫階層。
往日裡他們佔據了百分之七十的土地,卻依靠特權,不繳納各種賦稅,不服徭役、不服兵役,成為趴在國家身上吸血的四害之一。
如今合併賦稅,計畝徵銀。交稅最多的自然就是這些佔據了大量土地計程車大夫。可以說正是士大夫們用侵吞的財富為大宋實現了富國強兵的改革。
楊時神色肅穆,向趙桓坦誠說道:“這項改革可謂在士大夫身上剜肉剔骨,必然被天下四方豪強所激烈抵抗。”
趙桓自信一笑,若是在和平歲月,想要推行這項改革,勢必要面臨士大夫無比強大的阻力,甚至可能舉步維艱。
士大夫們將會不惜一切代價對抗朝廷政策,迫使改革失敗。
但隨著國家破而後立,永珍更新,朝廷推行的一切政策都是嶄新的體制。
而且巧的是,士大夫們剛剛被趙桓以武力教育了一頓,囂張跳脫的都被神武右軍砍下了腦袋,膽小怯懦的則躲在陰暗角落裡戰戰兢兢,驚懼不已的打量著局勢。
他們整體處於氣焰最低谷的階段,這時候面臨要錢還是要命的決斷。
趙桓笑著說道:“朕相信士大夫們都公忠體國,會為了大局作出最合適的抉擇!卿只管安心去推行這套新的徵稅法令,朕會幫卿說服任何反對者!”
楊時也流露出幾絲暢快的笑意。楊時雖然也身處士大夫階層,但沒人說士大夫就不能對士大夫開刀啊。相反,背叛士大夫階層最狠的就是士大夫們們。
士人的整體利益相較於楊時個人的千古勳名,平步青雲,連腳邊草芥都不如!況且大宋新黨執掌,改革稅法,哪個沒曾拿士大夫特權開刀?最多自己這刀狠了點。
如今的形勢,最差不過士大夫們繼續投奔江南小朝廷,起兵與官家繼續交戰。
但楊時覺得朝廷官員們甚至巴不得地方官員這麼做。他們就虎視眈眈的盯著一些膏腴之地的崗位,等著他們把崗位讓給自己呢。
朝廷有改革的勇氣,也有堅定推行的堅毅。
那剩下的就是如何將改革順利推廣到全國了,楊時說道:“官家,如今計畝徵銀想要順利推行,最大的問題在於全國貨幣並不統一。按每畝地徵稅四百錢,在京畿一帶推行並無阻礙。但這四百錢的標準離開京畿地區就難以衡量,比如在四川,一畝地要交多少鐵錢,在河東一畝地要交多少鹽引。如果不能統一貨幣,計畝徵銀會給稅吏極大的操作空間。”
這個問題趙桓也能輕易看清,大宋倒不是沒有嘗試過改變這種情況。
六賊之首的蔡京也曾在江、淮等七路更易貨幣,凡是舊鈔都不得使用。這項規定一出,有大量家財數十萬緡的富商大賈,一旦化為流丐,甚者至赴水及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