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淡然一笑,對一眾眼神熱切的將校說道:“卿等忠義奮發,浴血死戰,朕豈會讓卿等途流鮮血?在月底之前,軍器三作會給卿等提供四十個指揮的武備。”

四十個指揮的武備!

所有人都眼睛雪亮,這是一個無比強大的助力啊!

包括宗澤都以為,己等返回河北,是要孤軍奮戰,血灑山河。以無數鮮血與犧牲,重奪國家故土。

沒想到,朝廷竟然會給這麼大程度的支援。

圍城已解除八天,河北將士都已經詳細聽說過神武右軍如今的武備精良了。再不復“甲冑脆軟,不足以當矢石”的情況。

宗澤說道:“臣聞我朝鼎盛之時,戎具精勁,近古未有。真宗景德年中,一歲所造器械可支三二十年,而軍備依舊打造不休,凡諸兵械,置五庫以貯之。如今朝廷已頗具當年勝景。”

趙桓淡然頷首說道:“所言不錯,軍器三作正在全力產出。四十個指揮的武備,只是首批支援。卿等只要在河北開啟局面,後續武備必然源源不斷。一年武裝十萬大軍亦不在話下。”

十萬大軍也就是兩百個指揮,軍器三作坊能夠輕鬆供應之餘,還為神武左軍準備齊全一切甲冑、武器。

但是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原材料已經有些不足了。

李綱能一次關閉六座府庫,也是因為給軍器三作提供材料的府庫基本已經被搬空。

朝廷必須擴大版圖,以獲取軍備材料。

而若朝廷能在河北組建出十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新軍,北方糜爛的情形就會立即為之改觀。

先不論能否打贏金軍,掃平群寇、剿滅內部叛亂絕不在話下。眾人最低也是個拓土數千裡的名臣。

哪個男人不曾幻想過提兵十萬眾,縱橫百萬裡的夢想?

收復故國山河的目標觸手可及,此時誰也無法動搖這些將士的信仰。煽動他們叛亂?策反他們投靠金國?這種想法,簡直是異想天開。

任何人敢煽動他們與官家為敵,他們都能一刀砍死,然後將人頭送到朝廷請功。

這當今世上,已經沒有人能比趙桓許諾給他們的更多。無論是物質財富,還是理想信仰。

不過趙桓特意對宗澤吩咐道:“國家在河北重建禁軍,選的是為國盡忠的將士,是守衛黎民百姓的王者之師,一切章典要按照神武右軍模式。不能不分良莠,便將群盜納入軍中。”

宗澤歷史上收編了北方百萬義軍,先不論這數字可靠性如何。本身就證明河北已經失去了基本秩序,不然絕對無法誕生這麼多獨立性質的軍隊。

而眼下,趙桓有實力逐步恢復山河,自然不能放任這些所謂的“義軍”在地方上野蠻生長。

宗澤立即回道:“臣領命。臣會對義軍剿撫並用,擇其二十至二十三歲青壯編為禁軍,其他人安置郡縣。自南向北,逐漸恢復秩序。”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