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在文德殿接見了來自河北的功臣們。

這裡面最重要的兩位功臣自然是副元帥宗澤與河北招討使張所。

宗澤是大宋抗金名臣了,最出名的事情就兩個,第一個是打贏了第三次開封之戰。第二個是為了堅定趙構的抵抗決心,宣傳東京有兩百萬大軍。

張所雖然沒那麼有名,但也是提拔了王彥、張飛兩位抗金名將。

關鍵是這兩個人都是河北的實權派將領,而且功勳卓著。他們兩人的入朝,對朝廷收復河北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待一眾大臣見禮過後, 趙桓簡單的同諸人嘉獎一番說道:“國家危難,賴卿等忠義將士國而忘家,盡心死命方才規避國恥。卿等功勳,朕不會忘,朝廷不會無視,明日朕親自在萬民之前表彰卿等功績。”

有這個保證,所有人都喜氣洋洋。在百萬軍民面前表彰武臣, 這對武臣地位的提升還是很顯著的。

一眾大臣盡忠報國,除了為了理想、大義, 所思不就是一個生前身後名嗎?

對這些純粹大臣,趙桓沒有多談金銀物質獎勵。他們可以不在意,但趙桓絕對不會缺。大宋舉世無雙的財力,勢必能保證這些人為國效力,國家保其衣食無憂。

趙桓著重想跟這些人談談理想、包袱與建功立業。

畢竟沒有男人能抵抗這些成語:先登奪旗、勇冠三軍、國士無雙、威震華夏、國家柱石、封狼居胥、飲馬瀚海、青史留名、出將入相、光宗耀祖。

誰能拒絕自己在宗堂c位出道,死後在族譜上寫個勇冠三軍,中興之主呢?

然後趙桓便在這數十名文武的擁簇下走到掛在牆壁上的大宋輿圖前,對所有肅立的將領說道:“國家承平二百年,不識兵革,以敵國誕謾為可信之言,所以妄議割河之東西,陝之蒲、解。”

“但這天下是太祖、太宗之天下,朕當兢兢業業,思傳之萬世。朕決議以赫然震怒,再造王室!”

趙桓這番宣言一出,所有河北將校都神情振奮。早就聽說官家一改常態,主戰態度堅決, 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尤其宗澤最為興奮,他自青年時代便豪爽有大志,欲為國效力,深惡朝廷對外軟弱,割地求和。

如今有官家態度,宗澤只感覺胸中熱血再次沸騰,說道:“官家有意復兩河地,臣雖駑怯,當躬冒矢石為諸將先,得捐軀報國恩足矣。”

趙桓笑著說道:“朕復兩河決心,可昭日月。諸卿皆為國之棟樑,這收復河北之事,朕打算再託付給卿等。”

這幾乎等於是明說,宗澤將會被任命被河北宣撫使了。

宗澤歷史上至死不能渡河,北復河山的遺憾,將再不復有。

一眾將校都喜出望外,背靠朝廷,收復河北,這是再造天下的大功。只要眾人殺敵建功, 千古勳名頃刻可得。

若大宋自此中興, 眾人上可比擬衛、霍、李廣、程不識等大漢名將,下亦可堪比郭子儀、李光弼等大唐中興名臣。

宗澤興奮說道:“臣等必履蹈忠義,浴血奮命,重整河山。”

谷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