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打不贏他們?”趙桓問道。

“女真人沒有了弓劍、重鎧,在步戰中的確不佔上風。”吳革解釋道:“關鍵是女真人墮了銳氣,害怕刑罰,不敢與契丹人對戰。而契丹人哪怕頂著鞭刑,也要主動去毆打女真人。被親事官鞭刑之後,還會對一同受刑的女真人露笑。”

趙桓莞爾一笑,這女真人墮落的可真夠快的,都快變成受氣小媳婦兒了。愛新覺羅家墮落的那麼快,也是有乃祖遺風啊。

反觀契丹人,在王朝末年,倒是有幾分血性。耶律大石帶著一群契丹殘部建立西遼,在中亞稱王稱霸,把塞爾柱帝國打的叫苦不迭。

趙桓問道:“他們的戎裝、甲冑都在嗎?”

“戎裝、旗幟尚在,但鎧甲都拿到御前軍器所修繕整改了。”

“無妨,旗幟與戎裝比甲冑更容易辨識。”趙桓樂呵呵一笑,轉頭對張叔夜吩咐道:“樞相,從禁軍中抽調一名都指揮使、三百名士卒,再將這些契丹人、渤海人、奚人、朝鮮人都編入其中,組建一個指揮。”

這個指揮成分複雜,由大宋來組建頗為怪異。

但若是站在金軍角度來看,就沒那麼奇異了。這就是一個由附庸漢人、契丹人、奚人等組成的他族步兵部隊。

對於這些人能造成多少殺傷,趙桓根本就沒放在心上。但用來噁心金軍,尤其金軍最高層,在這關鍵時刻,他們的效果可能堪比五十萬禁軍。

因為,吳革、秦檜都向趙桓彙報過一個至關重要的情報。

金軍的東路元帥,金軍的超級名將,金國德高望重的宗室大臣,二太子斡離不(完顏宗望)身體似乎出了嚴重問題。

而趙桓則無比確定這個訊息的真實性。

二太子斡離不,在歷史上一切順風順水,心情大好,也在三個月後病逝。

如今他因為趙桓畫下的大餅,不惜與粘罕刀劍相對,也要將趙桓放回東京,導致徵宋大業,中途崩潰。

巨大的壓力與鬱鬱寡歡,使得他老邁的身體不堪重負,情形要比歷史上更加惡劣。

雖然這位二太子堪稱大宋之友,一直主張對大宋懷柔,提議與大宋和平相處,更力主放趙桓回京。作了一系列有利於大宋的事情。

但站在敵對立場,趙桓還是要對這位二太子痛下殺手。欲加重他的病情,使東路軍喪失主帥,全軍陷入混亂。

於是趙桓決定開一次歷史外掛,對旁邊的吳革說道:“今天夜裡四更後,將俘虜中隸屬於西路的女真人全部在南城釋放。”

吳革驚訝不已,問道:“這些人都是女真嫡系,放了他們豈不成為禍患?”

“左右不過幾十人而已,對動輒萬計的戰場,影響微乎其微。但放之前,告訴他們,宋金已達成和議。”趙桓忍不住嘴角上揚。

今夜就要讓女真人見識一下,什麼叫造謠動動嘴,闢謠跑斷腿。

“記住,別放的太早了,也莫要同他們多講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