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宋的朝忠義傳統(第2/2頁)
章節報錯
五千八百的班直名額,現在絕大部分都空置了。
別說任命四十七名班直,就算四百七十名,四千七百名,趙桓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大宋歲入近億貫的財政收入,八成都給了軍費開支,能夠提供的充裕軍費,超乎尋常人想象!
如今大宋所謂的百萬禁軍,幾乎在太原之戰被金軍全部報銷。
趙桓只要能守住東京城,哪怕任命十四萬七千班直,軍費都消耗不上一半,剩下的一半軍費依舊足以組建新軍。
但顯然,金軍總規模恐怕也沒有十四萬七千。
若真的能夠透過任命班直,獎賞民間,就能打退金軍,那趙桓在睡夢中都能幸福的笑醒。
在大宋,凡是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那還叫事情?
在定下獎賞之後,賞功司的官員出城與李寶等人詳細確認了受賞名單。
賞功司這個部門是趙桓前身在守衛東京時剛剛成立的機構,專門為獎賞士卒、記錄軍功而設立。
趙桓覺得這是欽宗設定的為數不多有意義部門之一,便予以重用。
當受賞的名額確定,城外將士激動的向城牆上那個平靜站立的身影再次叩拜。
有了名額,也就意味著內城開始刻章制印,用不了多久這些此前地位低微的平民,就會搖身一變與各指揮使平級。自此拿國家豐厚的俸祿,全家衣食無憂。
有這激勵,其他人怎能不熱血澎湃,奮勇殺敵?
現在誰要覆滅大宋,誰敢動搖官家地位,就是與這些新貴軍人為敵,不死不休!
看著這些熱血豪邁,主動求戰的東京百姓,趙桓感觸良多。
東京城承平百年,但此時東京百姓的勇氣卻遠超後世承平三十多年的普通百姓。
不是後世百姓更不堪,而是相比於東京百姓,後世百姓缺少了一些東西。
曾經趙桓看電視的時候,同樣心生疑慮。若自己在國難當頭時,能像那些偉大先輩一樣,抗住嚴刑拷打,絕不招供嗎?
趙桓覺得自己百分百做不到,甚至幾乎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的後世百姓都做不到。
那是因為缺少了最關鍵的一環,即對侵略者刻骨銘心的恨。
那麼多偉大先輩能做得到,而現代人做不到,只因為自己不在那個時空,親人不再那裡,沒有那個沖天恨意。
若親眼目睹了母親被砍頭,帶著筋膜的頭顱就滾落在自己腳旁。妻子光著身子被釘死在面前的桌上。可愛的三歲女兒被長槍當胸穿過,挑起來,她曾經清澈可愛的雙眸裡滿是痛苦,鮮血順著槍刃低落在自己頭上。
會頂不住?會怕死?會跪在地上祈求侵略者饒命?
怕是會不惜一切代價的去與侵略者搏命。
而在當下,東京城就遭遇著後世人沒有遭遇過的一切。金軍南侵,東京周圍數百里惡臭可聞。宋人對金軍的仇恨刻骨銘心,恨意沖天。
所以東京百姓只要官府鼓召,便一次次的其來如雲,與侵略者作頑強抵抗。
至此,趙桓再不懷疑東京百姓的抵抗意志。
為了切實激勵這些與金軍殊死搏鬥的百姓,更予以厚賞,絕不有任何拖欠。如此能使得東京外城得抵抗更加激烈,如烈火烹油。
金軍每次進城進攻都要在這火熱激烈的區域內遭受襲擾,被迫損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