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環球航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闍耶的臣服對大宋而言只是很小的一個插曲,但是吳哥王朝這種徹底喪失主權的形勢,對大宋在南洋的戰略卻影響極深。
大宋對西方的部署完成後,抽出精力的第一時間就開始梳理南洋形勢。
大宋的朝貢體系與日不落帝國的殖民體系,似乎看起來極為類同。
但實際上,其中核心有天地之別。
這就類似於波斯帝國、漢帝國,都稱為帝國。黑衣大食、盛唐都是萬王之王。
但政權結構那幾乎差出了十萬八千里去。
日不落帝國的殖民體系就比較類似於波斯、大食,這兩個帝國沒法有效管控下面的行省、部落,日不落帝國也沒有辦法有效管控他的殖民地。
當然,日不落帝國殖民統治時間比較長,後期英國人迷信於他們的武力,也開始直轄管控,劃邦分治。
只是這個程序的時間太短,來不及顯現效果,來自德國的挑戰就幾乎砸爛了英國的殖民體系。
殖民地的軍隊一批一批的抽調往歐洲戰場,他對殖民地的掌控能力又退了回去。
而中原的朝貢體系,大概就是日不落帝國殖民體系改革如果順利完成後的模樣。
皇帝可以直接控制下面的每個藩國。
在政治、軍事上,對藩國的掌控極為嚴格。
小國國王繼位,太子冊封,軍事作戰,行政體系等等都要受到中原的嚴格干涉。
沒有中原天子蓋章,小國國王繼位都不被認可。
這個不被認可,包括他的周圍鄰國,國內大臣,軍方將領,等等一系列掌握權勢之人。
當然中原的朝貢體系也不是沒有缺點,他相較於殖民體系,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完成工業化,所以沒有龐大的財富可以源源不斷收割藩國的資源。
經濟上雙方無法牢牢繫結,甚至於絕大部分王朝對藩國上貢時的朝貢貿易比較牴觸。
而大宋則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大宋工業化展開,源源不斷產出的工業品,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財富。
無論是絲綢、錦緞、還是瓷器、玉器,以及鐵鍋、農具,衣帽服飾,生活工具等方方面面的產出,都可以換回來藩國中海里的財富。
有了這政治、經濟上兩方面的強力控制,如今大宋的宗藩朝貢體系簡直讓人望而生畏。
尤其吳哥王朝現在完全是將命脈都交到了大宋手中,南洋諸國都將切實感受到來自帝國的恐怖意志正在延伸過來。
吳哥王朝現在就是大宋意志的執行者,在南洋方向的利刃。
事實上,這個世界並不是狼煙完全消弭。
在印地南部,各個小邦之間仍有戰鬥。
在尹比利亞半島,來自非洲的摩爾人正在瘋狂進攻西班牙。
而在南洋,大宋更是親自下場,海軍開拓,建立舊港宣撫司。
如今南洋方向是大宋關注的重點。
朝廷的重要任務就是宣威於萬里,讓大宋的威嚴籠罩在這片土地上,大國不敢造次,小國不敢違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