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總該有個尊卑等級(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宋文化最先在聖城傳播開的,也是武廟裡武功赫赫的千古英傑。
趙桓說道:“耶路撒冷裡面有道祖廟、武成王廟,祭祀青帝、五嶽,倒是已經有我朝特色了。但僅僅如此還是不夠。”
岳雲是個軍人,不懂政治上的事情,說道:“都護府已經解禁全力了,整座城市內到處可見中原風情,包括楊柳依依,酒肆花衢,明堂曹衙,園林莊園,鼎像石凋。”
右相張浚笑著擺了擺手,說道:“朝廷不是斥責都護府,目前來看都護府在推廣我朝特色方面的確已經殫精竭慮。入則有市肆列道,行則楊柳依依,隨處可見巨鼎凋像,一切都昭示著諸夏文化影響到了這裡。”
岳雲問道:“那不足在何處?”
趙桓說道:“不足在於這些並沒有形成碾壓的規格,卿聽說過萬神廟嗎?”
岳雲點頭,說道:“聽說過,我神武右軍統領張憲打下來的西域境內。”
說到這裡,岳雲一臉自豪。
神武右軍的征戰疆域可謂編輯四海六合八荒,這普天之下,但凡文明璀璨之處,都有神武右軍征服的足跡。
萬神廟在西域撒馬爾罕城,不過當年張憲領大軍神兵天降後,高昌投降,西面的東黑汗國就直接臣服。於是朝廷改撒馬爾罕城為康居城。
趙桓說道:“那你知道里面的萬王之王是何人?”
岳雲立即回道:“當然是官家。此前是唐高宗李治,不過李治功績顯然不能與官家相提並論,所以自然要以官家為主。官家有仁厚之心,沒有廢除其神像,允許其陪祭。”
“卿說的很好。一切總要有個主次尊卑,像萬神廟裡萬王之王即為朕。那耶路撒冷城內呢?”
岳雲頓時有些明悟了。
耶路撒冷城裡面,大宋存在的符號自然是有了,無論是青銅鼎,彩神像,還是市肆、楊柳,這都是一眼可見的東方形象。
可也僅限於各種存在之一了,這座城裡有太多的文化元素。從清教寺廟,到基督教堂,從大衛城,到哭牆死海。
這麼多的斑駁符號裡,再出現一些東方符號,也只是摻雜蹂躪在了一切,攪成了一團漿湖,很難讓大宋的符號形象鮮明,萬眾矚目。
趙桓則說道:“而且你們祭祀了那麼多神靈,西方人能分清嗎?五嶽大帝與十二使徒誰高誰低?道祖與上帝孰強孰弱?真神與三清四御誰法力更高?”
趙桓說的這些,其實也是文化交流,東西接觸必然會遇到的情況。
兩種思想,兩個信仰,只要接觸到了一起,無論如何都會有所碰撞。
不過有的碰撞像基督徒與清教徒那樣,殺的難解難分,互相斥為異教徒,必須要用異教徒的血證明自己的神聖。
不過也有的碰撞會完成文化交融,比如太白金星,這會兒還是穿著黃衣,戴雞冠,彈琵琶的女神,主司虛災疾病。
比如西王母,從豹尾虎齒,逐漸演變成了若隱若現,運百靈而準今的女帝,凡是世上成仙之人,進入天庭,都要“先見西王母,後謁東王公”。
不過趙桓也沒有苛責波斯都護府,他們的行事也是有著很明顯的道教風格。
道教本身就是個多神教,不像西方一神教,有個非常明確的等級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