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野性太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就進入了頗為戲劇性的一幕,官員弄清了太子的身份,第一時間報告給天子。天子居然完全沒有表示,把札子全部按下不表。
開封府簡直成了熱鍋上的螞蟻,他們既不敢放人,也不敢問罪。
事情僵持到深夜,太子就在開封府的大牢裡睡下了。
當然一同陪他住下的還有權知開封府,大理寺請,左都御史,副都御史,監察御史等密密麻麻一大堆人。
這些官員也不敢尸位素餐,把這件桉子一直拖著。
畢竟皇帝、皇后大半夜就在皇宮看著他們呢,內侍、女官、親從官一趟一趟的絡繹不絕。
這個時候他們拿出成名已久的拖字訣,那簡直是要安逸緻死了。
所以官員們一致下定決斷,審!第二天就審!大家各自審各自的!
三司會審的官員審理太子當街行兇,所犯命桉。
太子則審他們瀆職無能,翫忽職守。
到了次日,開封府衙那簡直是人山人海,山呼城動,聲音直達禁中。
於是無數百姓就圍觀了那名流史書的一幕,堂下何人,為何狀告本官?
太子性格野的,直接當庭怒斥所有官員,尤其是督察院、開封府,被他罵得狗血淋頭。
偏偏這個時候,沒人敢制止他。
因為太子張口,就代表著國家審判他們這些瀆職官員。
旁聽的吏部天官也沒能逃過去,文選司在京官員八九人被牽連其中。
這麼野的太子,再妄為,再莽撞,也懵懵懂懂的明白了一個道理,官員們現在不敢拿他治罪,靠的根本不是他尊貴的太子身份。畢竟整個京城都清楚了被關在大牢的他就是太子,官員們依舊沒打算對抗律法,立即將他釋放。
而是選擇繼續處理他這位太子所犯命桉的罪行。
甚至他的爹爹,當朝天子也自始至終沒有干預。
沒有了天子、皇室的背書,他這位太子甚至與庶民無異。
但他依舊能當庭訓斥所有官員,而且理直氣壯,大義加身。
為什麼?
靠的就是四海窮苦,天祿永終。
當今天下,兆億臣民,都認可一件事,任何人挖大宋的牆角,殘虐百姓。
他這位太子都有權,甚至有義務,必須挺身而出。
他真正的根基是天下萬民,是人心在宋。
縱然天下官員都反對,只要他身孚萬民之望,就能永享國祚。
有著這個大義加深,官員的審判邏輯就很被動了,這名官員該不該死?太子應不過應該殺他?
那是母庸置疑的。
既然太子殺他本身是無罪的,那自然就不能以殺人罪論處,而是應該以程式不正當論處。
所以最後僅是以太子處置不當,禁足三月而告終。
甚至連認錯,罪己詔之類的都不需要。
官員們自然是不肯善罷甘休,彈劾不斷。
但太子在民間的威望卻是與日俱生。
趙桓今天把他這個太子叫過來就是用一用他的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