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是否收縮勢力(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進如今也已經加冠,而且擁有監國權。
基本上大臣上的札子,尚書省都會抄錄兩份,一份送政事堂,一份送東宮。
雙方都會在上面附上票擬,如果意見差距不大,尚宮局就直接用硃筆將太子的方案招錄到札子上,然後蓋上傳國玉璽,正式透過。
基本上如果這種順利的流程走一遍,趙桓很少過問。
但如果意見不同,趙桓則會親自過目每一份方案。
這跟趙桓一向慵懶的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為了培養這個帝國的繼承人,趙桓真是操碎了心。就像一個勤懇的老父親兢兢業業的過問孩子的每一門功課。
趙桓當然要操心了。這麼龐大的帝國,這麼鼎盛的盛世,堪稱亙古未有的文治武功。
都交到了太子手中,趙桓是唯恐帝國步了秦、隋、明三朝的後臣。
再大的基業也經不住隋煬帝、朱祁鎮、胡亥這種敗家子的敗壞。
趙進氣宇軒昂,帶著一股年輕人的朝氣。
走進垂拱殿見到趙桓立即拱手說道:“拜見爹爹,不知爹爹喚我何事。”
趙桓把一摞札子丟在他面前,開門見山,說道:“最近御史彈劾你沉迷聲色,迷戀後宮。你跟朕解釋一下怎麼回事。”
趙進撿起札子看了一眼,嘆道:“這些御史真的是無孔不入。我外出探訪民情,他們彈劾我沒有人君威儀,白龍魚服,動搖國本。”
“我在東宮學習聲樂,他們彈劾我沉迷酒色。爹爹我也難做啊。”
趙桓嚴肅的說道:“無風不起浪,你年紀輕輕就已經六個子嗣,的確是要節制一點。”
趙桓之所以一直沒有說趙進,就是因為大宋皇室沒有李唐皇室那麼多刀光劍影,就是因為大宋皇帝經常血脈單薄。
有個太子,那都是金貴的不行,傾心呵護著以求他能平安繼承大統。
而很多皇帝乾脆就沒有兒子,不得不從旁系選一宗族過繼,以繼承皇位。
太上期間發生了一點偏差,兒子、帝姬數十人。
但到了趙桓這一輩,血脈又出現了點單薄。
趙進兄弟總共只有四人,還有個秦王去了天邊上。
好在趙進這一輩又開始了開枝散葉,僅太子就生了六個。
趙桓教育了一通太子,也就沒有在這方面多說。畢竟哪個男人不好色?這是男人本性,全靠自己節制。
趙桓隨即換了話題,說道:“朕今日喚伱來當面議論政務,是因為有個重要事務。”
“請爹爹示下。”說到正事,太子立即認真起來。
趙桓說道:“在南洋,朝廷又發現了一片新的疆域廣闊無垠,朝廷還未定下章程,朕打算先聽聽你的方略。”
趙進沒有著急開口,而是問道:“這片疆域在何處?距離中原多遠?疆域上有人嗎?”
趙桓大概向其介紹道:“在香料群島東南,距離香料群島倒是不遠,揚帆不用十日便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