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終章(完)(第1/2頁)
章節報錯
太子這副江山社稷圖展現在趙桓眼前的便是一副民富國強的畫面。
建業盛世的恢弘畫卷徐徐展開,無論是金翠耀目,還是羅綺飄香都遠朝前代盛唐天寶年間。
而有此文治,大宋自然是極力避免重蹈前朝覆轍。
太子鄭重地向趙桓說道:“國家軍隊如今已達兩百一十萬八千。這兩百萬禁軍中,精銳野戰軍有十六個,共計八十萬人。其中十個直接駐紮在京畿附近,維持朝廷威懾力。六個分散駐紮于軍事重鎮,維持四方平穩。”
兩百一十萬大軍,在封建社會已經算是絕對恢弘龐大地規模了。
趙桓問道:“我朝維持了這麼龐大的軍隊,可否會影響民生?”
太子斬釘截鐵的說道:“絕對不會,如今朝廷每年財政收入高達八百五十餘億貫,軍費支出兩百億貫,度支佔比只在百分之二十多一點。這財政佔比無比健康,若是戰事緊急,軍事預算還可以大幅攀升至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
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的財政佔比,這對大宋而言還真不是什麼事情。
在冗兵嚴重的時候,國家財政八九成都投入到了軍事當中,所以導致天下發展幾乎停滯,四方基礎建設嚴重不足,道路、工程、水利等顯得拮据侷促。
兩百億的軍費支出,毫不誇張的說,這無與倫比的財富就能壓垮整個天下所有藩國。
趙桓感慨道:“朕還記得當初剛打贏東京之戰時,朝廷太倉裡空空蕩蕩的能夠餓死老鼠。就連辦皇家女子學院的錢,都是朕從內庫裡省出來的為數不多一筆錢財。等學院建起,就遇到金國大規模南侵。王師與女真人在河北、河東三路激戰,於是府庫內外再也拿不出一點錢糧來。就連官員的俸祿,朕都是跟公卿們請求,延遲兩三個月發放。”
“而今卻已經有了近千億貫的財政收入,當真是如夢似幻,國家究竟靠著什麼徵收了這麼多財富?”
太子驕傲的說道:“靠的是壟斷天下的海路航線,商道貿易。靠的是無比先進的文明技術,收割四方。更重要的是,靠著規模龐大的連綿工坊,獨步於天下!”
大宋於今已經徹底坐實了海上馬車伕的地位。
無論是強大艦隊,還是盤根錯節的保險網路,以及冠絕全球的海圖、星圖,航線掌握,都使得整個天下四方,沒有任何國度能夠有一絲可能跟大宋爭奪海上霸主的地位。
大洋各處航線上航行的都是大宋的船隻。
壟斷海洋貿易帶來的財富,從世界各處源源不斷地輸送進中原,更是促進了中原地極度繁華。
當今之世,在文明地任何角落裡都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大宋是絕對的世界中心之國,是文明的高地,是文明的中心。
整個世界都有極為顯著的文明落差,一眼可見分為了兩個檔次。
一個是大宋中原,一箇中原之外的落後地區。
兩個文明幾乎有兩百年的代差!
中原已經高爐林立,城市繁華,四通八達的鐵路里程高達十餘萬里,連線了所有文明璀璨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