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昭昭天命(第1/2頁)
章節報錯
盛世的象徵一定不止是繁華的經濟,昌盛的文化魅力。
軍事征服是不可或缺的最重要內容。
軍事勝利,可以立竿見影的帶動經濟與文化的影響力。
在帝國的東南還在享受盛世繁華時,帝國的西北方向,來自大宋中原的十萬精銳野戰軍已經厲兵秣馬許久。
同時來自藩國的胡騎也從四面八方雲集而來,數以萬計的騎兵使大營一片喧囂。
這種規模的軍事集結根本不可能隱瞞下去,因為在龜茲城附近,連綿的軍事基地極為遼闊,方圓佔地三十多里。
這雄偉壯觀,旌旗連綿的大營,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宋軍有大量部隊集結到了邊境。
十月,大雪紛飛之際,兩支精銳野戰軍正式以胡邦夷狄,殘虐中原百姓,苛刻中原商隊為名,天降有罰,誓師出征!
共計十七萬大軍在張憲統帥下直接開赴進黑汗國。
就在去年(1134年)東黑汗國大可汗伊卜拉欣,同葛邏祿首領及康裡首領不和,發生衝突,請求耶律大石出兵支援。
耶律大石趁機發動政變,佔領八剌沙袞,作為自己的都城,把東部喀喇汗王朝降為附庸。
至此東漢國擁有的土地只剩下了西部的怛羅斯城和白水城一帶。
南部的疏勒、于闐等蔥領沿線城鎮都不復為其所有。
但耶律大石也就只佔領了這片土地一年,來自中原的軍隊就開赴進了黑汗國。
迫於中原的意志,耶律大石不得不把這一帶全部割讓給中原。
或許中原真的是有昭昭天命。
所有西域國家都不得不感慨,這一幕與歷史上是如此相似。
當年盛唐開赴進西域,也是因為蘇定方大敗西突厥,所以西突厥被迫割讓數萬裡西域給大唐,中原才順利的在這裡大規模設定行政區域。
如今大宋軍隊開赴進西域,也是經歷了一模一樣的故事。
而且前後居然只差一年。
遊牧鐵騎剛剛拿下這片疆土,次年就割讓給了中原天朝。
曾經讓大唐安西都護府折戟的怛羅斯城,直接暴露在了宋軍面前。
而為了應對來自東方的異教徒,整個中亞地區的清教徒都聯合了起來,紛紛向怛羅斯城集結。
他們希望再發動一次聖戰,在怛羅斯城下重現祖先的輝煌。
這裡是他們的聖城,是他們唯一一次戰勝中原王師的地方。
在這裡作戰能給所有清教徒戰士提供信仰和必勝的信心,全軍將受到士氣加成。
但這一戰又與歷史上的怛羅斯之戰截然不同。
當年怛羅斯城是清教徒一方的城市,唐軍遠道而來要攻城還要在城下與數量龐大的大食軍隊作戰。
以唐軍區區兩萬人的規模,顯然力有未逮。
而如今則不同於往日。
黑汗國已經成為了大宋的藩屬國,怛羅斯城是黑汗國的首都,也是宋軍可以完全依靠的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