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最近一兩年,西夏都比較低調本分,幾乎消失在了大宋朝廷的視野裡。

兩國交鋒,動輒是以數年計量。

即便是李世民滅突厥,中間還間隔了四年。

一兩年前,大宋跟西夏還聯軍對敵,轉眼間就互相敵對,進行滅國之戰,在輿論上不太合適。

民眾很難適應這種倉促的劇烈轉變。

即便西夏習慣於朝秦暮楚,曾經在宋遼之間投機,也沒法這麼順滑的轉變,更何況大宋這種天朝上國。

不過虞允文說的大軍再從西面調轉矛頭,圍攻西夏。

趙桓覺得大可不必,按如今的國家形勢來看,西夏作為藩國,將很有可能重蹈歷史上的覆轍。

中原派一隊使臣過去,他們國內勢力就會砍下國王的首級,然後接受被中原設為州縣。

思考了一會兒,趙桓說道:“那就按樞密院的規劃執行吧。兩位相公,給十萬大軍提供糧草後勤,可有困難?”

計相楊時率先說道:“高昌之戰,迅速結束。當地糧草並沒有消耗多少,至少可以供應一支野戰軍。剩下不足的部分,可以給財政撥款,讓當地就近採購糧食。然後再從隴右都護府往其運糧即可。”

隴右都護府也是有著大量存糧的。

這一點大宋還真的是不同於漢唐,得益於農業發展,大宋各州郡都有極多的糧食儲存。

比如當初方臘之亂,西軍南下平叛,就是就地接受補給。

徽宗朝戰事不斷,將存糧消耗殆盡,官府又開始在市場上採買糧食,導致糧價紛紛上漲。

但即便糧價上漲,也不像是漢朝那會兒,民間糧盡,不得不人相食。

“時逢我大宋盛世,糧食不成問題,樞密院輸送可有問題?”

張叔夜堅定的回覆道:“臣會認真統籌,調集諸州縣車馬配給治粟司將士,為此次出征配備齊最充裕的騾馬。”

大宋精銳野戰軍跟各路衛軍最大的區別就是騾馬化程度,而這一次張叔夜更是極力加強了兩支軍隊的後勤補給車輛。

就是要用最大的財富,保證全軍的騾馬化行軍,打的就是富裕仗。絕不允許出現坎坷。

最後張叔夜問道:“軍隊部署,臣等敢擔保無憂。只是不知官家打算派哪兩支部隊過去?”

其實張叔夜問的就是打算用哪位將領。

趙桓想了想,說道:“讓神武右軍親自去一趟吧,這是樹立我朝軍威之戰。讓張憲統軍。”

“另一支讓龍驤左軍過去,讓王伯龍統軍。”

“臣等領命,這便為官家傳達調令。”

如今是夏季,等準備好糧草,軍隊開拔過去,差不多也就是冬季了,正適合分而擊破。

也是巧合,每次中原向河中進軍,都是在冬季。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