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以上二十五萬軍隊,無不是職業軍人,沒有一個後勤人員。兩支代表著當時整個世界最高軍事水準的精銳大軍在長安城外的香積寺展開了決戰。

如果在電影中展示,那這一戰的恢弘簡直讓人心神震撼,雙方沒有任何奇謀詭計,沒有什麼天降流火,水淹奇陣之類的花裡胡哨手段。

打的就是堂堂之陣,正正之旗,拼的就是血肉勇氣,長槊短兵。

兩方精銳一次一次向對面衝擊,一刀一刀正面把對手砍碎。沒有人後退,沒有人膽怯。就是要用絕對武力和長刀巨斧,把正面的一切對手砍碎,把前方的所有軍陣砍穿。

士兵如牆而進,當其刀者,人馬俱碎,所向摧靡!

這種級別的慘烈戰事,從午時打到酉時,整整打了四個多小時,唐軍斬首叛軍六萬級,俘虜敵軍兩萬人,還有無數叛軍逃跑時掉入溝塹而死,叛軍主力遭到毀滅性打擊。

於是安史之亂才進入戰略轉折,唐軍開始佔據上風,反推曾經不可一世的安史叛軍。

這一戰不僅僅展現了軍事上中原的絕對風采,也展示了中原的藩宗體系之強大!

作為宗主國,可以從四面八方向中原抽調藩國軍隊進行平叛。

而且藩國軍隊計程車氣極高,特別強調一點,當時阿富汗人聽說要勤王時,五千大軍路上邊走邊喊的口號是:“赴國難,討國賊。”

當時的藩國是絕對認同自己乃天子之臣,中原屬國的。

中原國難,就是他們自己的國難。中原國賊,就是天下各國的國賊。

就連小日子都打算派兵進入中原,助天子平叛。只是當時小日子跟新羅發生了糾紛,所以暫停派兵。

宗藩體系的強大在這一戰體現的淋漓盡致。

虞允文則繼續說道:“安史之亂的爆發,使整個河中地區軍隊、藩國軍隊都大量調往中原,但安西都護府一直沒有衰落。使安西隔絕於中原的是北庭都護府被吐蕃覆滅,前唐皇帝應允將河西之地也就是如今西夏所佔土地交付給吐蕃。”

西夏!

趙桓神情一肅,西夏在上一次決戰中,元氣大傷,其精華土地都在黃河以東,如今被宋軍掌控。

而西夏所佔據的白馬強鎮軍司和黑水鎮燕軍司就在河西走廊上。擔憂大宋滅夏,党項人已經龜縮到了更西面的瓜州和沙洲。

瓜州、沙洲算是河西走廊西面相對非常繁華的土地,雖然依舊不如中原,但也屬於一片富饒之地。

虞允文說道:“所以臣以為我朝如果不欲重蹈歸義軍覆轍,必須大舉出兵。”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