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塞軍好像忽然偃旗息鼓,也不北出大漠了,天天作著犁庭掃穴的勾當。

年年北出,擄眾而歸。

大量的蒙古男男女女被賣到了工坊,尤其是青壯勞力,成為蘇遲口中那個為大宋帝國血肉填溝壑者的主力。

他的名言,趙桓還記得。如果帝國絕起一定要有人揹負沉重的代價,那為什麼不能由異族人來承擔呢?

結果,林舜華這邊卻又告訴他不是?

林舜華理所當然的說道:「當然不是這麼簡單。官家,您想阿,自古以來,若中原強盛,夷夏決戰,蠻夷不敵之時會怎麼辦?」

趙桓想都沒想,說道:「當然是西遷,遠離中原兵鋒。」

這是顯然易見的,趙桓不信林舜華還能有其他答案。

如果他還敢否認,趙桓就得認真思考,他是不是在忽悠自己了。

好在林舜華這一次沒有提出異議,他點了點頭,說道:「的確如此。」

可隨即他便一臉認真得問道:「那靜塞鐵騎一次次打擊蒙古人,蒙古人為什麼不跑呢?」

趙桓頓時倒吸了口氣,這個問題好有道理得樣子阿!

對啊,蒙古人為什麼不跑呢?

讓河北的商人把他們一次次得賣到工廠,進行奴隸貿易。

忍受著靜塞鐵騎不斷對他們進行打擊削弱。

沒道理金國的減丁之策失敗,大宋的商人們反倒把這個事情給作成功了阿。

金國再弱,那也是有著五千萬人口的集權國家,能動用的力量絕對強過河北一群商人。

而蒙古人那麼多精英,他們都不傻,尤其在面臨這種生死抉擇的時候,求生的本能會讓他們做出最理智的判斷。

沒有哪個民族的人會蠢到在原地等死。

可結果,他們就是沒跑,還留在了漠北。

這要按隋唐那會兒,北方的遊牧民族早就跑出十萬八千里遠了,一路逃到了大食,跑到了埃及。

突厥人現在還活躍在當地,甚至取代大食此前的貴族,入主巴格達成功,一躍成為整個帝國的統治階層。

他們活得不知道有多滋潤,不比在東亞這個地獄房,跟諸夏打決戰,輕鬆愜意的多?

要說蒙古人比突厥人蠢多少,趙桓是不信的。

再蠢再蠢,照抄歷代的作業還不會嗎?

就近在眼前的,契丹人就一路從帝國北疆,一路向西逃竄的沒有影子了。

也就女真人蠢,來不及跑,被按死在了原地。

想到這裡,趙桓瞬間面容一肅。

如果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是蠢不可及的,那女真為什麼會愚蠢的滅亡在了原地?

趙桓立即抬頭看向林舜華,問道:「卿的意思是,蒙古人逃不了?」

女真當初滅亡,就是因為他們被鎖死在了北海一帶。

宋軍動員五十多萬人北伐,左路、中路率先獲勝,切斷了女真人向西的道路。更關鍵的是,當時蒙古人已經崛起,壟斷了漠北。女真人只能向東、向北逃竄,根本無法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