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如滾滾戰車的倭奴貿易(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人在海外打下一座城池,天子卻對此幾乎不理不睬。
看起來似乎非常忌諱,簡直讓人無法想象。但事實上真的是完全沒必要關注。
這還真不是趙桓心胸大度,而是域外窮的根本不忍直視。
殖民掠奪,把當地的香料、黃金、銅礦、鐵礦、象牙、玳瑁、珍珠、寶石一類的資源送回國內還算是有個前程。
可住在當地,甚至拉起部隊造反……這真的是高估當地的經濟承載力了。
當地的城市根本養不起多少士兵!
在天下各國裡面,武士應該算是比較好的兵源了。
可是號稱制與華同,文明相似的東瀛島上,你都沒法想象他們有多窮。
哪怕再經過五百年的文明發展,到了大明時期,中原普通百姓都實現白米飯自由了。日本小的大名還要就著蘿蔔乾、野菜湯吃飯,要一路成為勢力強大的大名才稍微飲食自由。
但即便是最強大的魔王織田信長,也只因為飲食中的一條臭魚,大發雷霆,而被燒死在了本能寺。
所以他們的武士身高平均一米五多一點,大部分不到一米六。身高一米六的曹操,在他們中間都能算作巨人!
以農業生產水平而言,南洋的商人如果只佔據了幾座城池,根本就供應不起他們拉出多少部隊。
這些商人們之所以奪下城池,更多的還是方便進行開拓生產,避免被土著勢力所掣肘。
眼見趙桓對一座城池根本不為所動,鄭萬春立即清楚,今日來貴客了,對方眼界、見識都絕非尋常。
他打起精神,鄭重地說道:“南洋雖然不比中原繁華,但勝在特產豐富。香料就是其中重中之重。”
“不瞞貴客,這下南洋開拓最容易地方式便是經營香料。”
趙桓點了點頭,這一點顯而易見,但他還是問道:“你所謂的經營是指什麼?走船貿易?”
鄭萬春立即搖頭,說道:“是佔據一片土地,建設莊園,種植乳香、丁香、肉蔻、甘蔗。”
“假設貴客從我們牙行僱傭兩百名有從戎資歷的精壯漢子,去南洋,至少能開拓佔據六千畝廣闊田地,然後驅當地土著種植丁香。”
“一畝地至少可種植丁香百餘棵,只需數年就可源源不斷地收穫大量香料。而丁香樹壽命近乎百年。”
說到這裡,鄭萬春語氣裡充滿了蠱惑:“貴客算算,這六千畝地,五六十萬棵丁香,能出香料多少石?”
丁香地主要產出是其花蕾,曬乾後,每棵大概產量在十二斤到三十二斤之間不等。
大宋一石是九十二宋斤,粗略計算一石百斤,這六十頃丁香田能產十餘萬石香料。
趙桓對大宋香料地需求量,遠比鄭萬春更清楚。
在趙桓登基之前,市舶司收入地百分之六十是對香料徵稅。
這是大宋進口物資中,總量、價值都排名第一的貨物。
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的統計,僅廣州港一處,進口的乳香這一種香料,就多達三十五萬餘斤。
但要知道這些香料都是高價進口的,雖不像龍涎香那樣一兩香料一兩金,但一斤香料賣一貫錢也是沒多大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