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熱情小哥告別後,趙桓主僕三人進入這家牙行。

牙行有官牙和私牙之分。

大宋之前,所有的牙行都是官營的。是官府給與壟斷地位,為買賣雙方說合、介紹交易,並抽取佣金的商行或中間商人。

但到了大宋,城市經濟發展迅速,朝廷發現自己根本管不過來這麼多事情,就允許民間經營牙行。

按制度,經營牙行者須有一定數量的資產,經官府批准併發給執業憑證和帳簿。經營牙行的,必須為殷實良民,有聯保甘結,一個牙行只許一人經營。

當然了,官字兩張口,誰是良民,還是由官府說了算。

所以,一般經營牙行的人,都有點官府背景,至少是經營本地多年的大戶。

眼前這一家就是私牙,但東家跟河間知州的關係密切,所以規模做的極大。

他們家的主事見到趙桓立即迎了上來,說道:“這位客官光臨咱家是為了僱人還是為了應募啊?咱家的信譽那是沒說的,絕不像其他牙行那樣,僱人還擔憂惹上官司。”

趙桓笑著說道:“我想下南洋,對這兩方面都感興趣,可以一併說一說嗎?”

這又當員工又當僱主的,看起來簡直像是砸場子的。

但這位主事卻沒有氣惱,而是笑著說道:“當然可以。客官也不用拘謹,不少人來打聽,都是有著跟客官一樣的想法。”

“哦?我還以為我是特例。”趙桓笑著說道。

主事顯然見過很多世面,對趙桓這種兩方面都感興趣的情況根本司空見慣,擺了擺手,說道:“猶豫不決是常態,畢竟拿出身家全力一搏,很多本來只能作庸作保的,也能當東家了。下南洋沒有尋常人想的那麼困難。”

“來進裡面詳談。”

這家牙行真的是非常正式且全面,他們有大廳,在櫃檯後面有專門的賬房、學徒在記錄顧客資訊,趙桓甚至看見了不少女性坐在了櫃檯後面,已經頗具工業化辦事視窗的特點。

而主事一直帶著趙桓來到一間二樓裝修精緻的雅閣當中,有女婢沏了四杯熱茶送了過來。

主事一邊喝茶,一邊從容不迫的向趙桓攀談:“聽客官口音似乎是東京人?”

“是,主事好見識。”

主事點了點頭,說道:“有不少東京王后貴人會到河間府委託牙行招募人手,對東京口音,我還是很熟悉的。我在這河間府也算有幾分薄名,坊間抬舉,都稱呼一聲小青龍鄭萬春。不知客官貴姓?”

“姓趙。”

“這可是貴姓啊。”鄭萬春立即說道:“趙錢孫李,趙可是我朝第一貴姓。客官又出自東京,莫非是?”

要打聽分成的事情,趙桓就不方便洩露自己的皇室身份,直接說道:“託了皇室的福而已,只是普通人家。”

說罷,趙桓饒有興致的看向鄭萬春,這還是趙桓遇到的第二個有稱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