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宋的希望和未來,都被趙桓託付在了他的肩上。

皇宋中興四將裡只剩下了魏勝還沒有擔負重任。

倒不是他有什麼問題,而是他實在實在是太年輕了。

到建業二十一年,他才剛剛三十歲!

也就是他在軍中摸爬滾打了九年,名字剛剛夠資格出現在趙桓的面前。

這還是因為他足夠妖孽,一身的神仙戰績,升官跟坐火箭一樣。

要知道九年中,前三年他都是普通士兵,絕大部分時間都在訓練。

魏勝的出身並不高貴,家裡只是普通的農戶。

西方那些赫赫有名的人物,不是這個王就是那個皇子,至不濟也是一個公爵、伯爵之子。總之都是貴族之後。

想從一個農奴之子,一路升遷到帝國權貴,執掌國家,統領大軍,幾乎不可能實現。

之所以說是幾乎,因為趙桓覺得或許在他見識之外,可能存在幾個不是特別著名的人物。

不然早就被西方吹爆了,比如貞德。

這位農村出身的少女,她還沒實現階層跨越,就被貴族們出賣。

相較於西方,東方平民想起於微末無疑要更容易許多。

不論是從文從武,都有大量跨越階層的機會。

這一點可謂是延續了幾千年,哪怕是在西方最鼎盛的時期,也沒有多少改變。

比如米帝的窮人就不用擔心學區房,他們整個社會都能達成共識,平民憑什麼上好學校?

比如推薦信,這種跟舉孝廉幾乎一模一樣的形勢,被中原淘汰幾千年了,米帝卻玩的爐火純青,並且毫不避諱的展示於眾。

各大家族,各大高官之間直接互相寫推薦信,哪怕小布什這種全系學科都為d的紈絝子弟,也能直接上最頂級的大學,出任總統。

至於平民,沒有推薦信,還想上頂級大學?回家白日做夢去吧。

這套運轉體系,也不比被中原痛罵上千年的世家門閥政治優握哪怕分毫。

而相比於西方,大宋的晉升通道無疑更加流暢一些,只要有真才實學,從列兵升到將軍,在大宋比比皆是。大宋最頂級的武將,一個出自客戶貧民之家,一個是潑皮無賴。

正是在這種形勢下,魏勝這名出身農家的平民子弟,名字最終出現在了趙桓桉前。

簡在帝心,他的升官速度可謂是越來越快,最終以三十歲的年紀出任皇城司都指揮使一職。

如果是其他職位,他三十歲的年紀實在是太年輕了。

不過皇城司不同,這是天子親軍,沒有任何大臣敢幹預皇城司都指揮使的任命。

勝任這個職位唯一的要求就是忠心。

理論上,只要皇帝認為這個人足夠真心,哪怕任命一名十六歲的女官作皇城司指揮使,也是非常合理的。大宋此前皇城司十位主官當中一直就有一位女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