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被一個女人拖下水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君士坦丁堡居高臨下扼守著西面的色雷斯平原,所以君士坦丁堡的軍隊要撤回去,需要走一條漫長的上爬之路。
但也得益於此,赤潮的騎兵在仰攻中,機動性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曼努埃爾避免了成為第二位在戰場上被俘虜的拜占庭皇帝。
但法王路易就沒有他這麼好運了,騎士們突然出擊,使他徹底失去了側翼,秦國的騎兵第一時間纏上了他們。
對法軍而言,戰場形勢已經變成了死局。
如果他們堅守陣型,勢必會被赤潮狂暴的蠻人們所淹沒。
數以萬計的蠻族圍困上來,所有法蘭克人都會被砍碎。
可如果他們放棄陣型倉皇后撤,在大草原上沒有騎兵掩護,被大量遊牧騎兵纏上,其結局顯然也悽慘。
法王路易只糾結了很短的時間就作出決定,他選擇逃。
在原地堅守必死無疑,逃跑還有一絲機會遠遁。
所以他帶著十幾名侍衛騎著駿馬策馬狂奔,意圖逃回法國。
就連還在君士坦丁堡裡的王后他都不要了。
現在的情況下,回君士坦丁堡等於自投死地,所以他決定返回法國。
只要能穿過希臘半島,在歐洲各國,他都能得到法王的待遇,會有國家出兵護送他返回法國。
當然了,就像春秋時期各國君主被別國護送回國,都免不了要回報一些利益。
法王免不了也要把一部分伯爵領的宣稱送給別的家族。
但只要能回到法國,他還是高高在上的法王,這就值得了。
法王的如意算盤打的很好,可惜的是,他嚴重低估了這片土地對十字軍的仇恨。
法軍入境的時候,曾經劫掠了一個拜占庭城市,又在各個村莊強徵給養,沿路的希臘農牧民都認得十字軍的標誌。
結果法王的悲劇發生,王后埃莉諾還在君士坦丁堡內高高為座上賓。
他這位法王卻成了秦國的階下囚。
他被希臘牧民告密洩露了行程,很輕鬆的被秦王衛隊抓了回來。
法王路易親身感受到了為什麼十字軍先輩們都對希臘人恨得咬牙切齒,這些希臘人愛打小報告、愛透風洩密的惡行,一直不改。
法王被捆在了木樁上,展示在君士坦丁堡前,這位法王成了叫門國王,親自在君士坦丁堡前勸法蘭克人開啟狄奧多西牆,迎王師入城。
不得不說,這位叫門國王可是比叫門天子朱祁鎮有排面多了。
至少他的背後是強盛無比的大宋,是王師天兵,代表著最高的統治權和最強盛的文明。
所以法王在城門下喊出來投降派最經典的那句口號:“抵抗王師是沒有好下場的,你們要反思自己為什麼會淪落到如此絕望境地。為什麼王師要打你們,還不是因為你們的反抗,你們身上帶有原罪?難道你們希望王師打到了巴黎再投降嗎?”
這個邏輯閉環對法國人而言簡直是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