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完全為自己負責,他們優先考慮的就是中原直轄統治區域的利益,這個方案能直接保證中原的稅收。遠方藩國的事情,他們根本沒放到心上。

但商人們則不同,他們的野心更大,他們要掌控整個海洋。不僅僅要掌控朝貢路線上的商路,更要壟斷所有國家間的貿易航線,徹底坐實海上馬車伕的地位。

所以這名船長雖然說的很客氣,但實際上表達的意思很明確,這方案就是一坨屎!還沒老子用腳趾考慮的周全。你這大官當的真是一點水平也沒有。

所以張浚臉色瞬間變得鐵青,十分難看。

但趙桓卻露出了笑容,不得不說,有利潤驅動,商人們的積極主動性的確是遠超官員的。

趙桓也沒有偏袒右相,直接開口說道:“這位船長總結的很好啊。諸位公卿都是我朝棟樑,社稷肱骨,都想一想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難就難在了非常刁鑽上,如果有人惡意要鑽空子,想要杜絕這種行為,只靠法令會非常困難。

幾位大臣們冥思苦想時,李綱身後的一位官員冷靜的說道:“如果只依靠傳統思維,要解決這個問題屬於雖竭忠勤,難逃疏漏。”

“臣以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用專業的倉至倉條款、勞合社組織和代位求償原則,三方合力以竟全功。”

趙桓驚訝了一瞬間,轉頭看向說話者,問道:“卿現居何職?”

李綱立即介紹道:“官家,此乃三司的總計使判左,名韓誠,為我朝名相韓琦之後。”

韓誠這個名字不出名,可他的先祖和後人就赫赫有名了。

他的先祖韓琦可是大宋歷史上歷經三朝的宰相,年輕時就號稱國家賢臣,曾經作出片紙罷四相的震世壯舉。

也就是他的一封彈劾,導致四位宰相同時下臺。

這壯舉,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而在年輕氣盛之後,更是作為宰相輔左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擁立宋英宗、宋神宗兩位皇帝。

最關鍵的是他還善終了,可謂是大宋每個官員心目中的楷模了。

而韓誠的兒子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就是南宋全力主持北伐的韓侂胃。

這個人除了北伐之外,最著名的就是黨禁了,他主持的慶元黨禁,將朱熹、陸九淵等一幫理學和心學宗師全部打為叛逆。

並禁燬理學家的《語錄》一類書籍。科舉考試中,稍涉義理之學者,一律不予錄取。《六經》、《論語》、《孟子》、《中庸》、《大學》之書為世大禁。

講道理,中原最有機會打破《論語》、《孟子》這些破書兩千年禁錮思想的機會應該就是這一次了。

如果慶元黨禁沒有往復,中原的學者不再兩千年如一日的研究《論語》,歷史或許就會走上另一條岔路。

畢竟從大宋到天朝,中間足足有近一千年的時間。

如果這一千年內,中原億萬學者把精力從《論語》中解放出來,隨便研究點什麼,搞一搞自然科學,中原的科技水平就會突飛勐進,不至於後期落伍於世界。

要知道,在慶元黨禁的時候,宋朝的科技還處於巔峰,領先西方數百上千年。

趙桓看向這位韓誠,問道:“你是畢業於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