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有趣的朝貢(第2/2頁)
章節報錯
爪窪島上這些小國絕不可能向珠利耶國臣服,加色尼王朝也不可能向三齊佛國納貢,李朝更不可能向吳哥王朝稱臣。
而這一切所有的國家,都已經向大宋跪地臣服,進入大宋的朝貢體系,而且是拼了命的提升自己的朝貢等級。
其本質都是小國向超級強權的臣服,真金白銀的繳納藩國貢賦,以免被天朝上國所攻擊。
如果沒有這份實力,就算珠利耶國國王,把嗓子喊破了,你看看訶陵國國王是否多看他一眼,更別提納貢。
趙桓說道:“朕記得要鴻臚寺出個章程,按明確規章制度確立貢金多少。南洋的貢金為什麼還這麼亂?”
唐琬立即說道:“這方面鴻臚寺已經在極力推進了,隴右都護府、高麗、大理、西夏、琉球、以及波斯方向都已經將這種制度推廣開。”
“各國按疆域提供幾萬至幾十萬貫貢金不等。”
“但南洋這方面程序稍慢,主要是當地藩國自身對疆界劃定就不明晰,他們的資料十分混亂。”
“而鴻臚寺官員往返測量的時間還不足以推廣到訶陵國。”
聽完,趙桓也大概能夠理解。
以當下這個交通條件,就官員們跑一圈都要多少年?
更何況還要詳細繪製地圖,以十幾年的時間,鴻臚寺官員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把各個方向都詳細記錄。
據趙桓所知,鴻臚寺總共也就兩千多名官員胥吏,他們要跑波斯,跑埃及,跑阿拉伯半島,還要穿越中亞高原南下,去印地各邦,去東南半島。
把這些都繪畫出來,十幾年的時間的確是不太夠。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當下各國並沒有太明顯的疆域劃分。
如果南洋沒有一個都督府,強勢進行政治干預,為各國劃定邊疆,僅是扯皮就要浪費很久。
到時候,富庶的地區,各個國家都在爭。
貧瘠的區域,這個國家說是另一個國家的。另一個國家不肯要,又說是某國的。
畢竟每多一畝地,都是要繳納一份貢金的。
所以必須要有強力行政機構,公正分割。而不是跟大英一樣,官員對著地圖橫平豎直的畫線分割。
藩國朝貢的事情,鴻臚寺一直在推進,趙桓就沒有格外關注,迅速回到正題,對吳革說道:“僅看訶陵國國王的貢品,就可知當地的富庶。我中原商人在當地的商業經營,必然盈利不菲。”
“除了吳革,卿再徵召一批南洋的商人,一併返回中原。在政事堂召開廷議之前,朕想聽聽這些商人對南洋問題的詳細介紹。”
不是趙桓不相信右相張浚,樞密使岳飛這些人,而是這些人位高權重,身在東京,距離南洋實在是太遠了,對南洋的形勢瞭解肯定隔著一層。
只看官員上奏的資訊,必然難以瞭解南洋的具體形勢。
這種情況下,他們直接進行藍圖規劃,完全是在建空中樓閣。
所以趙桓對吳革憂吩咐道:“資深船長,好漢也召來一批。尤其那些提供武力護衛的鏢局主事,也召來一批。要具體曾經參與過南洋貿易的,別帶一群錦衣紈絝過來,如果朕問他們問題答不上來,他們也難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