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有趣的朝貢(第1/2頁)
章節報錯
國王貢象牙、真珠、繡花銷金及繡絲絞、雜色絲絞、吉貝織雜色絞布、檀香、玳冒檳榔盤、犀裝劍、金銀裝劍、藤織花簟、白鸚鵡、七寶飾檀香亭子。
其使別貢玳冒、龍腦、丁香、藤織花簟。
聽完,趙桓就忍不住澹澹一笑,越發覺得後世的宣傳非常有意思。
這些貢品,僕一看,就知道每一個都價值連城。
那可是玳冒、真珠、象牙啊,任何時代都價值不菲,任何國家都是財富的象徵。
而檀香、龍腦、丁香那都是價比黃金的東西。
檀香啊,那可是宮廷裡都要一點一點磨下來一縷木屑點燃用的,是公卿王侯家裡才用的高階物品。
後世檀香樹直接被稱為黃金之樹,檀香油被稱為液體黃金。
嬰兒拳頭大小的一塊檀香,後世能賣上萬元。
從古至今,這都是絲綢之路上的最重要商品。
而朝貢國把這些價比黃金的東西一箱一箱的搬到中原,跪在天子面前,臣服納貢。
但後世說藩國拿了些不值錢的破爛,來打發中原天子。
他們不提前面的象牙、珍珠、玳冒,不提名貴寶劍、昂貴香料和大量精美手工製品,只宣傳最後一樣,他們獻了幾百張藤織花簟。
簟也就是席子、地毯,藤織花簟也就是用名貴藤蔓編織的精美地毯。
這種東西在西方,是貴族、商人、學者的家中才能鋪的,哪怕在印地,一戶家庭中有一張造型精美的地毯,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可是後世的宣傳就很有意思,隱掉了前面的一切,只說藩國上貢了幾條當地不值錢的破草蓆,中原就回贈給了大量財富。
趙桓特別好奇,問道:“鴻臚寺給的賞賜是什麼?”
唐琬答道:“最近一次,朝廷遣中官出使爪哇,賜以鍍金銀印一,文綺彩幣三十匹。(找不大宋朝的,找了個明朝的。但更具代表性啊,明朝的朝貢體系被罵爛了都,被樹立成最典型的賠錢賺吆喝)”
官印一枚,還不是純金的,是鍍金的。
文綺彩幣三十匹,也就是布匹三十,哪怕這三十匹布都是宋錦、雲錦!那也才堪堪百貫,還不值一箱珍珠的百分之一,萬分之一。
趙桓問道:“就這些,沒了?”
“沒了。”唐琬說道:“就文綺彩幣三十匹。”
趙桓靠在軟榻上,不禁一笑,就訶陵國和珠利耶國朝貢朝貢的這一箱箱貢品,以及大宋給的這點賞賜,後世能宣傳成朝貢中,中原更加吃虧,這宣傳也真是鬼才。
就算是把宋錦、雲錦當作御品賞賜,定價一匹萬貫,那明面上都無法平賬啊。
怎麼才能虧?
這說到天荒地老,也不可能小國朝貢,結果宗主國更虧。
拋去這種無稽之談,用嚴肅、普世的眼光去看,任何藩宗體系,都是帝國強權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