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太子威儀不恪,不可君天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今大宋的形勢與西周其實頗為類似,那就是中原文明先進,武德昌盛,周圍有大量蠻夷賓服。
但要把文明傳出去,則一個偌大帝國顯得力有未逮,帝國中央無法強力影響邊疆,國家精力也沒有辦法面面俱到的關照到各個方向。
所以分封一個藩王,將統治中心推到邊疆去,很符合整個國家的利益。
基輔羅斯成為大宋選擇的第一個目標,首先這裡文明相對野蠻,高度發達的文化很容易就能征服他們。
其次,在東歐平原上有廣袤的黑土地,還有黑海,無論是土地、港口、資源,這裡都適合一個新興王國的成立。
趙桓詢問的話語剛剛落下,唐翊臉色瞬間慘白,戰戰兢兢的回道:「官家……如今似乎並沒有皇子適合分封。」
趙桓盯著唐翊,問道:「沒有嗎?你這個鴻臚寺卿連個合適的藩王都找不到?」
唐翊立即跪伏在地,脫下烏紗帽,鄭重叩首,說道:「臣不勝惶恐,有負聖恩。臣請乞骸骨,避賢者路。」
一旁的唐怡無力的閉上了雙眼,內心深深嘆息一聲。
趙桓靠到了軟榻上,盯著唐翊默不出聲。
唐翊磕磕巴巴的說道:「臣……惶恐,臣……」
趙桓直接揮手,說道:「可,卿稍後上份札子,退下吧。」
唐翊瞬間面色如紙,毫無人色。
他不敢再多言,戰戰惶惶的起身告辭,退出了皇宮。
唐翊離去許久,宮殿內依舊一片沉寂。
趙桓坐在軟榻上安靜的沉思了許久,直到一隊宮女上來更換新茶,趙桓才對一旁站立的唐怡說道:「去讓右相過來。」
唐怡張了張嘴,可最終還是未出聲,默默的退出了宮殿。
很快帝國的右相,以清正廉潔以及經邦濟世著稱的年輕宰相張浚就走進了垂拱殿。
他很從容的拱手行禮,說道:「臣拜見官家,聖躬萬福。」
趙桓露出笑容,說道:「免禮,賜坐。張相公,剛才鴻臚寺卿已經向朕乞骸骨了,朕已許可。召卿過來,就是請卿再主持廷推,新推舉一位賢臣,主持鴻臚寺事宜。」
張浚內心一震,眉頭微蹙,沉默了片刻,才緩緩說道:「據臣所知,唐寺卿如今正年富力強,如何會忽然乞骸骨?」
趙桓直言不諱,說道:「國家需要在基輔一帶新設立一位藩王,統治羅斯人。唐寺卿覺得自己才疏學淺,已經主動避賢者路。」
張浚作為最瞭解帝國的宰相,立即對背後牽扯的恐怖背景有了深刻的瞭解。
他深吸一口氣,說道:「據臣所知,官家似乎沒有合適的皇子可以就藩。除了……太子。」
趙桓神情嚴肅,說道:「朕不想掀起滿朝風雨。帝國還在欣欣向榮的態勢,不應該因為國本更易而橫生波瀾。」
這件事一定是要有人去推動的。
唐翊本來是趙桓最屬意的人選。他如果幹成了這件事,立即就能簡在帝心,不用多久就能進入政事堂,成為大宋宰執。
帝國當下最重要的政務就兩個方面,一個是對內的基礎建設,一個是對外的番邦羈縻。
到時候他會與蘇遲一併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但唐翊在這個關鍵時刻退縮了,不想捲入國本之爭。
這使得他連體面致仕得待遇都沒得到。一次乞骸骨,趙桓就直接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