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翊不用展開地圖,也能對著趙桓侃侃而談,說道:“王師在開疆拓土,鴻臚寺自然也不敢尸位素餐。”

“自聖朝開拓河中之後,鴻臚寺就面臨兩個選擇,或是向北或是向南。”

“從河中、七河向北是萬里冰原,而向南則是廣袤的梵語區。尤其加色尼臣服之後,國家直接接觸梵地。”

“鴻臚寺面臨這種情況,稍作猶豫之後,當然是選擇了以南方為工作要務。”

“臣親自翻閱過加色尼貢獻的文書,這個貧弱之國,亦曾攻入梵語區,洗劫一座半島上的溼婆神廟。這些財富需要突厥人用足足四萬匹駱駝才拉完。”

聽到唐翊談及這一項,趙桓也有所動容。

四萬匹駱駝,才把神廟裡的東西拉完,這究竟是多少財富?

他也有些理解鴻臚寺疏忽的原因了。

現在大宋已經打下來了河中地區,也就面臨一個向南還是向北的問題了。

北面是一片冰原,當然越過高加索,在遠方有一片東歐平原,這是著名的黑土區,後世眾所周知。

可是,哪怕以大宋如今的強盛,也離東歐平原的影子也沒看到呢。

至少要軍隊打穿整個高加索高原,才能遙遙看見東歐平原的邊界。

而且這裡如今一片荒蕪,開發還是個大問題。

而在河中地區的南面,就是廣袤的梵語區。

在任何文明的傳說裡,梵語區的溼婆神廟、佛教寺廟裡都塞滿了黃金。

那裡地處熱帶、亞熱帶,水稻產量豐富,人口眾多,而且黃金、礦石、寶石極多。

但更重要的是,相比於北面的蠻子,梵語區因為信仰溼婆和佛教,戰鬥力出了名的拉胯。

換誰坐到唐翊鴻臚寺卿的位置上,讓他來選,也得選擇把工作重心放到南面。

把這一片文明區整合成為帝國的藩國。

趙桓便問道:“那鴻臚寺在這一片政績如何?”

唐翊立即說道:“如今聖朝整合南面,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軍隊過去征服。”

趙桓點了點頭,帝國需要動用軍隊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不要看大宋強軍百萬,國家更是富庶強盛,但真要大宋派軍隊去把每個地方都征服一遍,大宋也是力有未逮。

僅如今宋軍在動兵的方向就有三個。

波斯都護府就不必多提了,他們現在還沒打到拜占庭,但也沒有閒著,已經在進攻十字軍殘餘國家,安條克公國和埃德薩伯國等。

南面的中南半島上,帝國海軍和陸軍正在整合交趾、占城等地。

而且下一步還有最重要的目標三齊佛國,這個國家雖然已經臣服,但很多軍事目標是宋軍必須佔領的,這關乎將來整個海運。

而在北面,靜塞軍正在厲兵秣馬,囤積糧草。韓世忠已經數次向樞密院請命,要徹底終結北疆連綿持久的戰事,透過一次遠征徹底將蒙古趕出漠北。

除了這些,高昌、隴右、陝西的部隊也在集結,準備徹底終結西夏。

如果再派一支部隊進梵語區,大宋再富庶的家底也有些承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