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如今的大食,他們就很難給自己做出定位,究竟是波斯人的後代,還是突厥人的後代,還是清教徒領袖?

甚至內部還有人提出自己是匈奴人的後代,馬其頓人的後代。

一茬茬的征服過後,這個地區根本找不到自己的根,或者說有太多的根插入了這裡。

他們要形成民族認同、國家向心力實在太難,如果再有宗主國插手,這片土地想不亂都難。

而任何域外大國,都不希望這裡出現一個強大的帝國,切斷絲綢之路,佔據亞歐非三大洲的貿易航線。將超級大國的影響力隔絕在大陸東西兩側。

大宋要將東方的影響力貫徹到整個世界,必須要穩固的統治這裡,打壓本土超級強國是第一方面,第二方面也是要樹立自己無與倫比的威望。

所以在準備了充足的糧草後,牛皋就帶著七萬五千聯軍直接向贊吉王朝的阿勒頗城開拔。

此時聯軍中可謂人才濟濟,統帥是大宋名將牛皋,前鋒是大宋新生代戰神岳雲,左軍將領是贊吉王朝的開拓者尹馬德丁·贊吉,能建立一個王朝,並縱橫於十字軍侵略的前線,就可以知道其才幹。每個開國之君,都母庸置疑是一代人傑。

右軍將領是贊吉的老朋友,塞爾柱帝國的執政官,阿尤布。

這個人跟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阿尤布王朝同名,就知道其不一般,他如今有個一歲的兒子名叫薩拉丁·本·阿尤布。

左軍、右軍將領都是久經沙場的清教宿將,他們跟十字軍交戰經驗豐富,有過擊敗十字軍的戰績,也曾被十字軍打的大敗而歸,所以他們行軍非常謹慎。希望徐徐而進,依靠軍力優勢壓迫十字軍,然後大勝。

但作為前鋒的岳雲完全沒有這麼多想法,他帶著一萬先鋒軍完全不等後方援軍,就直奔十字軍聯軍而去。

他軍中有九千人的清教軍隊以及一千名宋軍重騎兵,這些重騎兵都披覆冷鍛甲,手持長槊、骨朵,是大宋最精銳的背嵬軍鐵騎。

當然,這個最精銳是他們自認為的,北面經常對蒙古犁庭掃穴的靜塞鐵騎一向認為自己才是宋軍最精銳的騎兵。

兩者雖然都是大宋最一流的騎兵,但訓練方式卻完全不同。

靜塞軍更追究機動性、騎射與奔襲,這跟他們的對手有關,蒙古騎兵居無定所,又不結陣而戰,所以靜塞軍必須一人五馬,有極強的機動能力才能追上他們,並悍勇突擊,一戰獲勝。

而神武右軍打的更多的是堂堂之陣,他們必須保證在正面戰場上能夠戰無不勝,所以他們的訓練更像是近代騎兵,注重組織性與紀律性,講究騎牆而進。

論組織性與紀律性,騎兵永遠也比不上步兵,所以雖然背嵬軍是當世最強的重騎兵,其用途也不是來直接衝擊敵方軍陣的。

其主要使命是在正面衝擊中,擊垮對手的重騎兵,驅散對手遊弋的輕騎兵和散兵。

岳雲之所以擔任先鋒,就是因為情報中說,十字軍最引以為傲的兵種就是重騎兵,號稱當世最強。

這讓背嵬軍將士們嘲諷不已,當世最強,問過我們背嵬軍了沒有?我們背嵬軍,成軍以來,打的可就是最強的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