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新任的哈里發穆格泰菲,在來自中原的將校們看來頗具滄桑感。

他蓄著大食人最經典的長鬍子,身寬體胖,行動似乎貫徹著清教徒獨有的優雅,但在中原人看來,這份優雅顯得動作緩慢而拘謹。不似中原自古以來的豪邁氣魄。

牛皋是中原的將領,體格魁梧,尤其臂力過人,他坐在哈里發面前,像是一名熊虎猛將,坐在了一個行動不便的老人面前。

這也不是個例,是整個大殿內的宋軍將校們都給人以這種感覺。

一位位宋軍將領,都身材高大,六尺以上,也就是身高一米九左右。

這跟大宋的盛世有直接關係,身高、體重無關甚麼人種、基因,影響最大的就是伙食與營養。

後世總有種誤會,米帝的軍人似乎都人高馬大,黑人總是體格魁梧,而中原人身高普遍一米七。

那是因為宣傳以及發展水平不足兩者共同形成的誤差認知。

事實上,當天朝的財富顯著提升後,新生代的身高在初高中都普遍一米八、一米九了。就連女性都覺得普遍可以長到一米七。

不僅高,身形也沒有消瘦的。

反倒是那些黑人,瘦骨嶙峋,身材瘦小。雙方站在一起,顯得天朝年輕人壯的像熊。

而眼前,大宋這些年輕軍官跟哈里發手下計程車兵們在一起,形象對比更加鮮明。

穿著整齊軍裝的宋軍將校身軀筆挺,普遍高出大食人一個頭的高度。

而穿著雜亂,披著白袍、麻布的大食人,更像是一群難民和狂熱恐怖分子。

穆格泰菲看著眼前這些高大的宋軍將校坐滿一列,身形高大甚至遮蔽了房間內的光線,總感覺胸中壓抑,強勢不起來。

體格上的巨大差異,武德上難望項背的差距,甚至使其內心產生了一絲恐懼。

他在想,如果要把這幾十名高大的宋軍軍官砍死在這裡,要拼掉多少清教徒勇士?恐怕他的衛隊要死傷慘重。

可如果算上宋軍軍官的衛隊呢?那王宮的侍衛可能拼盡全力也無法將他們留下。

如果是五千名這種宋軍猛士呢?

那巴格達城可能要陷入一片火海了,戰事一定慘烈而持久。

可是,五千人才只是大宋的一支先遣軍,在東方,這種規模的軍隊還有百萬計!

而且隨時可以再拉出數百萬大軍。

所以穆格泰菲短暫的恍惚之後,臉上露出了大食人獨有的含蓄笑容,對牛皋說道:“使相剛到巴格達便來拜訪,我不勝榮幸,願我們的友誼像那黃金一樣,永不變質,永遠珍貴。”

林鸞翻譯完,牛皋的回覆則飽含了中原武將的豪邁,直接開門見山:“尊敬的哈里發,願我們友誼萬古長青。我知道您是整個清教徒的先知。如今清教的聖地被十字軍野蠻強佔,清教徒的國家正在被十字軍進攻,劫掠。”

“所以我希望您能發起一場聖戰,配合我軍擊潰十字軍對清教世界的進犯。”

“當然這也是聖天子的意志,我們為臣者,自當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以報君上。”